•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和諧“雙創”助力風氣向善 海口市民體會城市“溫度”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6-06-24 10:09

      海口網6月24日消息(記者高翔 張俊其)在“雙創”開展的近一年時間里,溫暖的故事總在溫暖著市民的心。“崇德守禮”、“愛崗敬業”、“見義勇為”、“扶危濟困”、“熱心公益”……這些話語已經不僅停留在《海口市市民公約》中,而是在我們的身邊不斷上演、不斷成真、不斷讓海口這座城更有“溫度”。在各級各部門、廣大市民群眾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雙創”成為了一劑有力的催化劑,讓彼此由陌生變成互相關愛,更讓冷漠變成了熱情。

      公益活動豐富多樣

      社會公益活動能充分體現社會對弱勢群體的關愛,更是文明城市的體現。我市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中,機關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組織開展的公益活動層出不窮,幫助有困難的群眾市民走出困境。

      “公益活動我也參加過。記得今年年初天很冷的時候,爸爸帶我參加過一次,當時我還穿了一件黃色的背心,我把兩袋棉被運到車上,然后我們把被子送給一個住在平房的老奶奶家里。”瓊山第二小學二年級的學生符書藝告訴記者。經確認,符書藝所參加的正是今年1月24日開展的“雙創”社區行之“陽光溫暖情·愛心公益行”大型節前慰問困難群眾公益活動,該活動由共青團海口市委、海口市民間組織管理局指導,由海口日報社、陽光義工社、海口市社會組織促進會共同舉辦,同時為海口四個行政區的400戶貧困孤寡家庭、貧困兒童、殘障人士送去棉被、食用油、大米、書籍等愛心物資。據參加該活動報道的記者回憶,原本計劃300人參與的活動,卻突然涌現出許多自發前來的志愿者和單位,由于人數太多,一時竟無法完全統計出來,許多志愿者都沒有留下名字。

      “前不久高考期間的公益活動確實做得很好,有愛心企業和志愿組織提供給考生家長的免費飲用水,在校門口的學生家長也好喝口水降降溫。還有很多免費送考的私家車、出租車,讓住得比較遠的考生有了時間上的保障,很能感染人。”海南中學門口一家超市的店員孫淼說。據統計,我市今年的“愛心送考”活動,有616輛出租車免費接送高考考生,市公交集團也安排了公交車1163輛,出租車142輛,全面落實憑準考證免費乘車的規定,更有不計其數的私家車貼上了“2016愛心送考”的標語參與了進來。

      免費飲水、愛心送考車輛、配備齊全的移動廁所、臨時應急醫療點以及指揮交通的交警,都讓孫淼印象深刻,“我們的政府部門也扛起了責任擔當,環衛、醫療、交通部門都以自己的方式參與了進來,這也算是一種相互帶動、相互促進吧。咱們海口這種由政府組織、民間發起、媒體發動的公益活動越來越多,傳遞的社會正能量真是不容小覷,這個‘愛心送考’的活動開展了不止一次了,而參與的車是越來越多。”

      先進事跡溫暖人心

      打開報紙電視,經常可以看到市民群眾、基層工作者的暖心事例,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幫助別人、升華自身的過程中,更將社會正能量傳遞。

      “雙創”期間發生的暖心事也被海口市民津津樂道。在瓊山大道上的一家茶店,記者就“‘雙創’帶給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有沒有什么事件很打動你”這兩個問題隨機訪問了幾位顧客。大家都表示,對于目前海口市區環境衛生狀況的改善感受最深,街道、社區張貼的宣傳畫在美化環境的同時,確實起到了感化人心的作用。

      居民劉先生說:“‘雙創’初期大家都停留在‘愛護環境’、‘遵守交通規則’這些很基礎的層面,那時候也沒覺得‘雙創’有什么老百姓可以做的。但是現在感覺不一樣了,我印象最深的是瓊臺書院有個老師,每天下班還會帶孩子一起撿垃圾,人家能做的,我們一樣也可以做啊,大家都可以用這位老師的方式去參與‘雙創’,助力城市環境提升,感受環衛工人的辛苦,也就更能約束自己不去亂扔垃圾了。”

      居民杜曉蘭覺得,我市在文明城市的創建過程中,對拾金不昧事例的報道很能感動她。“不止一次地看到,環衛工人、的哥、公交司機拾到巨額現金交還給失主。說實話,他們的工作很辛苦、工資待遇又不高,拾到的錢是他們起早貪黑很多天甚至幾個月、幾年才能賺到的數目,肯定誘惑很大,誰心里不會嘀咕一下,這錢如果自己拿走會給自己帶來多少方便。但是他們沒有。”在杜曉蘭看來,這些拾金不昧的人的事跡通過媒體報道,將會帶動更多的人有這個覺悟,讓更多人在撿到東西時告誡自己“人家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其他幾位市民還提到了送病人去醫院的公交司機、幫拾荒老人裝車的協警等等,在大家的印象中,這些暖心的事件在別的城市有發生過,那時看到新聞還沒有什么深刻的感受,而在“雙創”的近一年時間里,這些事件在我們的城市里越來越頻繁地上演,成為“一座有溫度的城市”,海口在不斷前行。

      義務勞動帶動市民

      在我市的“雙創”工作中,各級各部門都沒有成為配角。環衛、城管、食藥監、工商、交通等職能部門以及各街道、社區扛起責任擔當,在自己的管轄領域持續發力,而其他部門也掛點包戶,定期組織義務勞動,撿煙頭、清死角、滅“四害”,改善了城區環境,更帶動了商鋪、市民自覺自愿開展衛生清潔。

      位于秀英區的書場村具有城中村的特點,小商鋪、出租房較多,秀英小街菜市場也分布在該區域。每天傍晚,幾位戴著“監督員”紅袖章的總會出現在這里,撿拾煙頭紙屑,勸導占道經營的攤販,時間長了,商鋪經營者也對這些“紅袖章”逐漸熟悉。這些人里,除了書場村的村干部、社區網格員,還有這里的掛點單位——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打開市委農辦“雙創”工作的記錄頁面,一百二十多期義務勞動、督查督辦簡報展示著書場村環境每天的變化,每一期都用圖片和文字記錄了這里保持良好的方面、存在的問題,也記錄了大家在“雙創”工作中的辛苦付出。農辦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大家利用下班后和周末時間在書場村開展義務勞動,改善這里的環境面貌,也帶動了這里的商鋪和居民。“雙創”進行了快一年時間,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書場村的環境有了明顯改善,群眾的自覺性也提高不少,很多商鋪在被多次勸導后,都開始變得自覺自愿的規范經營,共同維護城市環境。

      家住繡衣坊的居民陳振榮參加社區組織的志愿巡邏隊已經有大半年的時間,按照巡查計劃,幾乎每天都會對繡衣坊商鋪的“門前三包”和居民不文明進行督導。談起加入志愿巡邏隊的原因,陳振榮告訴記者,社區的干部、工作人員每天都為社區文明衛生忙碌著,周末也不休息,不怕臟不怕累,受到他們感染,自己也行動了起來,加入到了志愿者隊伍中。

      坡巷村一家早餐店的老板朱開東經常組織店員開展社區“雙創”活動,協助社區工作人員和環衛工人清理墻體小廣告。之所以能主動參與進來,朱開東同樣是受到了社區干部和網格員的感染,“他們確實很辛苦,在為我們的生活環境努力著,我們也應該積極行動起來,用實際行動幫助社區進步。”朱開東說。

      志愿服務發展迅速

      環境清掃、交通疏導、車站咨詢、文藝演出、慰問老人……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在我市各區、各領域不斷開展,承擔了重要的社會服務任務,更為“雙創”工作添磚加瓦。隨著我市志愿服務體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志愿精神的傳播越來越廣泛,更多的人加入到了志愿者隊伍中來。

      社會志愿服務組織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不但同其他企業、部門繼續深入合作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更拓寬服務形式,參與到基層文化建設中來。

      5月份是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月,一臺精心編排的“防震減災”文藝晚會在濱海新村社區廣場上演,吸引了數百名群眾觀看,在演出中穿插著防震減災相關知識和自救措施演示,收獲了不錯的效果。這場演出的承辦方就是幫邦青年志愿者社會服務中心,演職人員均由志愿者組成。

      為弘揚我國民族文化,慶祝傳統節日端午節的到來,6月5日,一場名為“愛滿社區,情暖鄰里”的“雙創”公益活動在金坡社區正業廣場舉行,現場百余名社區居民觀看了精彩的歌舞表演,同時積極參與了豐富多彩的“雙創”互動活動,此次活動的主辦方之一是樂助服務社,社區志愿者們為群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演出,更通過這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弘揚了傳統文化,傳播了“雙創”理念。

      高校向來是志愿服務精神生長的沃土,各類志愿活動總少不了這些年輕學生們的身影。隨著“雙創”工作的逐步推進,以社區為載體的志愿服務組織也在不斷成長。

      美蘭區人民街道的萬福社區是“老牌”志愿服務社區,社區的志愿服務站是我省首批社區志愿服務站示范點之一,組織開展的志愿服務活動更是屢屢獲獎,海南大學、海南技師學院、南方電網海口供電局、海口市人民醫院等多家志愿者服務隊都進駐該社區志愿服務站開展文明城市創建活動,凝聚了民心,拉近了鄰里關系,形成了社區志愿服務規范化、常態化的局面。

      瓊山區濱江街道博桂社區可謂是志愿服務文化社區的“新秀”。在這里,以“志愿服務文化”為主題打造的街區讓人感受到“公益海口”、“全民公益”的志愿精神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延續。社區街道上的九面愛心墻是這里的一大亮點:有需要幫助的市民可以將自己的需求寫在心愿卡上貼在這里,志愿者會根據心愿卡上的訴求將物資送到市民的家中,這些物資的來源是認領愛心墻的多家愛心企業以及社會愛心人士捐贈的。

    ?

    ?

    相關鏈接:

    海口“雙創”注重“對癥下藥” 新型模式更具威力
    讓“雙創”監督 更有力更有效
    海口“雙創”5月考評結果公布 瓊山區第一龍華區墊底
    4小時偵破盜竊案 港商驚嘆“海口速度”點贊“雙創”

    ?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來源: 海口網] [作者:高翔 張俊其] [編輯:胡愷睿] 
    熱詞推薦:雙創_海口雙創_海口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_海口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_海口市創衛_海口創文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