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血托”何以能成一門生意
    “血托”何以能成一門生意
    來源: 中國青年報 作者: 時間:2016-06-15 10:05

      正所謂“有需求,便有供給”。“血托”之所以能成為一們生意,根源在于血源的稀缺性。“血荒”之下的供需失衡,讓“血托”生意有了暴利的驅動。

      互助獻血本來是為親友奉獻的溫暖之舉,但血托卻利用它變為自己的搖錢樹。一些“血托”在廣州市內一些三甲醫院內散發小廣告,向病患兜售血液,兩個單位的血量收費由800元至1200元不等。獲取病患血液需求后,“血托”在QQ群有償招募獻血者前往廣州血液中心,以互助獻血方式指定獻給病患。獻血成功后,支付獻血者450至500元不等的報酬,通過賺取受血者與獻血者之間的差價牟利。(《南方都市報》6月14日)

      正所謂“有需求,便有供給”。“血托”之所以能成為一門生意,根源在于血源的稀缺性。“血荒”之下的供需失衡,讓“血托”生意有了暴利的驅動。

      組織買賣血液是非法行為,“賣血”卻仍然催生出一條利益鏈,的確相當尷尬。簡單的遏制和打擊,遠遠不足以治理“血托”現象。畢竟,血源緊張所形成的利潤空間才是根源。

      血荒是個世界性問題。美國紅十字會也時常發布血荒預警,并點名洛杉磯、費城等面臨血荒的城市和地區,取消或延期不必要的手術治療,加強獻血環節的工作與投入。而對于血荒的成因,美國紅十字會也曾做過相關分析,發現并非獻血者減少或公眾獻血意愿不強導致血荒,而更多緣于血液使用量不斷增長,不必要的治療和手術對于血源的占用,成為導致血荒的重要成因。于是,控制不緊急不必要的治療與手術,同時加大對獻血者的資金補償額度,激勵人們的獻血意愿,成為美國應對血荒的主要策略。國內血荒的成因與應對機制,恐怕同樣值得深入分析和研究。

      唯有當攸關生命的用血權能得到有效和及時的保障,對于“血托”頑疾的療治,才算是用對了“藥”。

    (編輯:吳茜)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