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5日專電 題:“為你讀詩”遭遇山寨 自媒體時代版權保護亟待加強
史競男、周珊珊
由尚客圈(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推出的原創微信公眾號“為你讀詩”,就山寨“為你讀詩”客戶端的侵權事宜,近日獲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的二審勝訴判決。
自媒體時代的網絡“江湖”中,此類“李逵”大戰“李鬼”事件已屢見不鮮。在日前由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主辦的互聯網文化沙龍上,專家指出,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自媒體要加強自律,強化版權保護意識,只有在誠信有序的競爭環境中才能實現發展共贏。
自媒體陷入“井噴”后的原創危機
原創“為你讀詩”是中國首個以詩歌為紐帶的國際文化藝術交流平臺,2013年6月1日推出,因倡導詩意生活方式、推動詩歌回歸大眾,一經推出迅速吸引了大批粉絲。山寨“為你讀詩”客戶端于2014年9月推出,使用與原創相同的名稱,并盜播原創“為你讀詩”獨家制作的名家音頻等等,混淆大眾。
經法院認定,“為你讀詩”微信公眾號屬于知名商品,山寨“為你讀詩”使用“為你讀詩”字樣侵犯了“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稱”,判決山寨“為你讀詩”運營主體立即停止在其App名稱上使用“為你讀詩”字樣;立即停止在其企業名稱上使用“為你讀詩”字樣等。
自2012年微信公眾號功能推出以來,自媒體的產生一直處于“井噴”狀態,大量的企業品牌、商家、個體用戶都注冊了微信訂閱號,隨之而來的是以轉載甚至抄襲為主的內容生產方式導致的原創危機。
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沈陽的研究團隊曾做過統計,閱讀量在“10萬+”以上的公眾號文章中,有96%的文章沒有原創標識,自媒體原創保護和認證意識明顯不足,特別是跨平臺侵權事件經常發生。
針對這一狀況,去年以來,微信團隊密集推出了對于原創內容保護的多種措施,如對抄襲公眾號進行封號、對原創內容進行打賞鼓勵以及實施流量儲存激勵等,目前已初見成效。
中國人民大學創業學院副院長陳姚指出,近兩年自媒體正在逐步形成質量上升的生產模式,呈現出自媒體IP化、原創內容的變現渠道多樣化、自媒體商業化與投融資迅速發展等特征。“隨著自媒體內容生產模式和傳播互動模式的不斷進步,優秀自媒體將向超級IP化發展,這必將要求自媒體進一步加強原創內容以及對原創內容的保護。”陳姚說。
發展“拼平臺”版權保護受關注
今年1月20日,為保障優質內容持續產出和優秀作者的發掘推廣,自媒體內容聚合平臺“一點資訊”推出“點金計劃”扶持政策;隨后,騰訊旗下企鵝媒體平臺推出2億補貼,阿里巴巴發布平臺UC訂閱號,宣稱不做內容只做平臺……眼下,自媒體發展進入“拼平臺”時代。
據“一點資訊”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有6萬多家自媒體賬號入駐其旗下自媒體平臺“一點號”,構建了政府政務、機構媒體、企業、個人媒體和其他公益組織等五大矩陣的內容生態圈,并通過興趣分發的方式將自媒體內容匹配給最合適的用戶。為了鼓勵和扶持自媒體專注于優秀原創內容的創作,一點資訊先后實施了“一點不留”計劃和“點金計劃”等資金扶持政策,同時在版權保護方面推出了算法識別原創系統,并建立投訴和申訴機制,以人工+技術的方式來保護原創內容。
業界呼吁加強自律凈化行業環境
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副司長段玉萍指出,自媒體內容聚合平臺應嚴格遵守著作權法規定,規范自己的經營行為,建立合理的授權模式,搭建合法快捷的授權渠道。據她透露,為規范自媒體的版權秩序,國家版權局在接下來的“劍網行動”中將重點治理網絡文學方面文字作品傳播、移動互聯網傳播和相應的廣告聯盟,著力規范網絡傳播秩序。
業內人士呼吁,應加強自律、積極作為,共同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為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