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際新聞>

    美國高校開展正念教育 讓學生大腦靜一靜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6-05-12 08:48

    資料圖

      當今世界節奏越來越快,誘惑層出不窮,高校學子如何能排除雜念、專心治學?

      部分美國教授嘗試在課堂上放慢進度,停留片刻,讓學生們或閉上眼睛、大腦放空,或盯著某件作品個把鐘頭,甚至讀上一段經文……結果,一向高速運轉的大腦靜下來后,反而激發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能量。

      這是關照內心的力量,教育學界如是說。

      【專注的回報】

      陰雨綿綿的二月午后,美國名校布林莫爾學院一節物理化學課上,米歇爾·弗蘭茨爾正費勁地向學生講解玻爾對應原理。

      臺上,她匆匆寫著關于波函數的方程式;臺下,沒有人交頭接耳,但一股焦躁的情緒暗流涌動:有人用手把玩著馬尾辮,有人輕敲鍵盤,還有人時不時瞄一眼手機。

      玻爾對應原理奠定了量子力學的基礎,內容似乎很簡單:當物體由微觀變為肉眼可見時,量子力學得出的計算結果應與經典力學一致。可這個原理論證起來并不容易。弗蘭茨爾讓學生分組用筆記本電腦計算量子力學概率并繪制曲線圖,然后提出的要求出人意料:“接下來一分半內,大家除了看這個圖,其他什么也別干。”

      學生們一時愣住了。大概一分鐘后,老師從投影儀上撤掉圖像,讓大家用30秒時間將自認為重要的發現畫出來。接下來,她換了一張圖,這次是根據經典力學原理計算結果得到的曲線圖,軌跡類似于前者。

      “你們有沒有注意到什么之前沒發現的不同點嗎?”老師問道。

      一名學生脫口而出:“好像有兩道曲線。”她舉起手,模擬兩架平行飛行的飛機,相向而行,飛越對方。

      “你靠自己發現了玻爾對應原理,”弗蘭茨爾扶了扶眼鏡,“你的專注得到了回報。現在,你開始像科學家那樣思考了。”

      這門課上,學生們第一次頻頻點頭贊同。

      對于這次教學效果,弗蘭茨爾并不意外。眾所周知,課堂上設備越多,學生們越容易分心,但這些設備對于弗蘭茨爾必不可少——母語不是英語的學生需要靠手機翻譯,而所有學生需要借助電腦做數學題。那么,如何讓學生收心、由煩躁被動轉為主動思考呢?在她看來,答案是“靜觀”,即長時間注視——讓學生放下手中同時進行的多件事情,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張圖表、一段文字或一幅畫上。

      弗蘭茨爾說,這些心得源于她10年前在附近一家修道院做彌撒。那時她每天和修士們一起誦讀經文、唱頌歌,“學會了耐心等待”。如此慢節奏,反而令她研究受益。她不再忙于出書論著,而是潛下心、有時能盯著某個分子式盯上半年,理清頭緒。而在教學中,她也變得更用心、更有成效。

      “我不再給學生灌輸大量信息,”她說,“如果我在黑板上呼啦啦寫出這么多方程式,而學生們根本不理解,這還有什么意義呢?”

      【信息太多,別忙接收】

      靜觀為什么會有奇效?回答這個問題前,也許要先回答:當代大學生最缺什么?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如今的大學生總是淹沒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稍微受點刺激都能極度亢奮,但同時又常會心生郁悶,他們要想成功,最需要做的不是別的,恰恰是我們起初最不希望他們做的事情——放慢進度,不要一下子吸收太多信息,靜下心,僅此而已。

      弗吉尼亞大學近年主導的11項針對高校學生的研究均發現,多數參與者寧可接受電擊刺激,也不愿意靜靜坐下來思考6至15分鐘。雖然研究表明只有沉靜下來的大腦而非活躍大腦才能篩選、保存最近接收到的信息并深化認知聯系,但不少家長還是鼓勵孩子盡可能一心多用,學會在紛繁的信息間不斷跳轉。

      以上種種,無一不暗示,靜觀認知法代表的一切與當下數字時代青年的生活方式和感觀認知是多么格格不入。用陶森大學教師安德魯·賴納的話說,現在的年輕人追求靈活善變而淡化堅守職責,喜歡把簡歷和個人社交媒體做得抓人眼球而缺少內涵,在各種功能飲料幫助下樂于與全世界保持全天候24小時聯系……他們的大腦太忙、太累,遠遠沒有達到認知最需要的靜思狀態。更重要的是,當下文化思潮影響下,多數人即使不對靜心的做法嗤之以鼻,至少也會懷疑靜心的價值。

      但在美國高校,不管是社區大學還是頂尖名校,越來越多的教授們開始重新強調靜心思考的意義。

      哈佛大學校長德魯·福斯特2014年在一次面向高中生的演講中以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為例,說喬布斯提出人要“不同凡‘想’”,她則倡導“放慢思考”。福斯特說,面對海量信息,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盲目接收,而是“先以懷疑的態度評估一條信息、再決定是否接收,這種能力不僅在工作中至關重要,在生活中也必不可少”。

      有人質疑道,對于文科生和藝術類學生,盯著某段文字或某幅作品個把小時,或許能激發出靈感或帶來新發現,但這一招對理工類學生管用嗎?諾貝爾獎得主、細胞遺傳學家芭芭拉·麥克林托克的話或許可以回答。這位研究玉米的老人在回答如何取得科學成就時說:“你得學會(靜下心)鉆研到每一粒玉米粒里去”。

      【關照內心的力量】

      弗蘭茨爾采用的“靜觀”之法屬于時下興起的正念教育形式。所謂“正念教育”,類似于冥想禪修,強調集中注意力,通過調整呼吸、冥想、靜觀、誦經等形式,讓學生放松身心,使他們對內心想法、感觀、情感和周圍環境更加敏銳,進而捕捉到平時極易錯過的靈感或強化認知。

      早在1998年,美國研究人員就展開過相關研究。他們將56名大學生隨機分成兩組,一組學習以集中注意力為主的冥想,另一組作為對照組。結果發現,冥想組學生“平均成績比對照組高得多”。

      14年后,國際心理學界頂級期刊《心理學》也發表文章說,一項對48名大學生的對照研究發現,學生參加兩周正念培訓后,在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GRE)閱讀理解部分得分和工作記憶能力方面均有提高,同時不像以往那樣容易分心。

      蒙哥馬利學院心理學副教授喬安妮·巴格肖在教學實踐中也得出類似結論。她認為,正念教育之所以起作用,部分原因在于學生們因此學會較好地處理壓力,而隨著科技進步,越來越多的人更容易長期積累大量壓力。如何釋放過量壓力?這直接影響到個人身心發展。

      神經學家丹尼爾·列維京研究指出,如今不少人習慣一心多用,而這種多任務操作無形中帶給人壓力,刺激人體分泌過多應激激素皮質醇和腎上腺素,從而傷及大腦表現。

      巴格肖舉例說,不少社區大學學生本就面臨較大壓力,他們除了完成學業,還要照顧孩子、打工兼職或幫忙養家糊口,如此一來,“給他們留出喘息之機,讓他們能夠放松、學會深呼吸、把心收到課堂上,就變得相當重要。他們越能把心收回來,就越容易學到東西”。

      在她的課堂上,學生們有時會放下手中紙筆和電腦,集中一段時間思考某個主題。

      “通常你課后因為太忙而不會再看筆記,”學生肯尼婭·塞賽說,“這樣一來,你課堂上可能迸發的靈感就轉瞬即逝了。但(在巴格肖的課上)靜思讓一切變得清晰起來,我們更容易當場提問,而換個環境,我們可能永遠也不會問這些問題。”

      快下課時,巴格肖會讓學生關掉燈,調整呼吸,將注意力集中到內心,或體察感受,或探究傷痛原因,或尋找壓力來源。然后,她讓大家甩掉這些負面包袱。

      塞賽覺得這一招很管用。她說,自己平時老是糾結于是不是又要失敗了、是不是辜負了父母期望,但10分鐘靜思讓她“剩下一天有了全新感受,有了自信”。(王鑫方)(新華社專特稿)

    [來源:新華社] [作者:] [編輯:王善棟]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