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媽媽教訓7歲“熊孩子”打斷掃帚 鄰居偷抹藥(圖)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6-05-07 20:27

    洋洋坐在地板上聚精會神地玩著手機,身旁是熱心鄰居為他準備的傷藥。

    幫洋洋抹藥療傷后,鄰居將自己的手機借給洋洋玩。

    孩子眼角附近的傷口腫了起來。

    腿上、手臂上都是傷痕

      滿身傷痕看哭鄰居:再這樣我們就報警!

      《反家庭暴力法》實施兩個月。“黃荊棍下出好人”還是“暴力對娃娃的成長不好”?兩種教育方式的交鋒,在一位媽媽和鄰居之間展開……

      5月4日晚,7歲的洋洋又被打了!第二天,聽說此事后,周薇薇和幾位朋友偷偷把洋洋叫到3樓平臺,蹲著幫他涂抹傷口。看到娃娃頭部、手臂、腿上幾乎全身是傷,眼淚在幾人眼中打轉。

      抹完藥,周薇薇輕輕按了按洋洋額頭上的老傷口。“哎,痛……”洋洋皺起眉頭。玩了會兒游戲,洋洋抱著一個作業本準備回家,剛走到樓道,他突然縮了回來,“媽媽回來了,我要遭打。”這時,媽媽已經發現了他,站在門口吼道:“洋洋,回來!”

      看到洋洋的黑影慢慢消失在樓道中,周薇薇幾人急得直轉,“怎么辦,怎么辦?”就在洋洋媽媽把門關上的最后一刻,周薇薇伸手擋住門縫,“洋洋媽媽,給我五分鐘好嗎?我要跟你談談,你再打娃娃,我們要報警。”

      A

      家長訓娃

      娃娃被打

      鄰居偷偷幫他抹藥療傷

      成都市武侯區鞋都南路附近一小區,洋洋一家租住在3樓,周薇薇在12樓。洋洋這次被打,是在5月4日晚上,因為不跟大人打招呼,就跑出去玩。

      5日,聽說洋洋被打,周薇薇和朋友陳女士等人來到3樓,偷偷把洋洋叫到樓道盡頭的平臺。“洋洋,告訴阿姨,哪里被打了?”洋洋側身指了指腿肚,輕聲回答:“這里。”

      脫掉洋洋最外面的褲子,巴掌大小的紫色傷痕清晰可見。“忍住哈,我們給你擦點藥。”周薇薇蹲著幫他涂抹傷痕,這時,眼淚已在幾人眼中打轉,“哪有這么狠心的媽媽哦!”

      娃娃自述

      掃帚棍子曾被打斷

      擦完藥,陳女士輕輕按了按洋洋額頭上的老傷口。“乖乖,告訴阿姨,媽媽都是用什么打的你?”洋洋沉默一陣,怯生生地回答:“棍子,掃帚上的棍子,有次打斷了。”對于這一說法,洋洋媽媽在此后證實,是她動手打的,但頭上的傷是意外。

      4月28日前后,周薇薇還拍了幾張照片發到朋友圈。照片上,洋洋右眼角的腫塊格外顯眼;左手臂往下,滿是發紫的傷痕和淤青。發了朋友圈后不久,有朋友就給周薇薇發來紅包,讓她幫忙給洋洋買一輛玩具車,“有空多陪陪這個娃娃,讓他不要留下心理陰影。”

      B

      鄰居不忍

      這么懂禮貌的孩子為何被打?

      鄰居擔心娃娃 半夜隔門偷聽

      去年底,周薇薇第一次見到洋洋。當時,洋洋在電梯內,看到有人也要進電梯,就一直按著開門鍵等著她們。“他還問我們到好多樓,然后幫我們按下12,當時我們很驚訝,一個娃娃居然這么懂禮貌。”

      后來,周薇薇和陳女士在樓下玩蹺蹺板,洋洋遠遠地看著,很羨慕的樣子。“我們就叫他一起玩,之后,他就跟我們成了朋友,看到我們就叫阿姨。”周薇薇說,洋洋會帶著一本《百以內的加減法》來她家玩,他們約定每做完22道題,她就把手機借他玩一會兒植物大戰僵尸。

      有一次,周薇薇下樓看到洋洋和爺爺坐花臺上曬太陽,洋洋一側臉,她就看到了他眼角的傷口。“他媽媽打的,勸都勸不住。”洋洋爺爺告訴她。自那以后,周薇薇每次聽到小區里有小孩哭聲,都會心里一緊,即便是半夜,也要到3樓看一眼才放心。周薇薇說,有幾次,她都和朋友一起到3樓,隔著房門,聽洋洋有沒有被打。

      “我們想過很多辦法,正面勸,或者報警。”周薇薇說,但幾種方法都拿不準,怕勸了或者報警了,家長變本加厲地打他。

      c 一場交鋒

      鄰居說法:

      上門苦勸半小時不聽

      “再這么打娃娃我們就報警”

      5月5日,幾人幫他擦完傷口,洋洋用周薇薇的手機打了三盤游戲,然后將手機還給了周薇薇,撿起地上的鉛筆和《百以內的加減法》,夾在腋下準備回家。剛走到樓道,他突然縮了回來,“媽媽回來了,我要遭打。”這時,媽媽發現了他,站在門口吼道:“洋洋,回來!”

      看到洋洋的身影消失在樓道中,幾人急得直轉,就在洋洋媽媽準備關門的一刻,周薇薇沖上去擋住門,“耽誤你五分鐘好嗎?我想跟你談談。”接下來的半小時,兩種教育方式發生了激烈交鋒。

      “希望你不要打洋洋了,這棟樓的鄰居看著都心疼。”周薇薇說。洋洋媽媽強硬地說,“不打不可能,他不聽話,不打他記不住教訓。”周薇薇勸道,不聽話,可以罰他多做幾道題、幫忙做家務,打人反倒告訴他,只有暴力才能解決問題,這樣對娃娃的成長不好。然而,苦勸不聽,周薇薇只能警告說,“再這么打娃娃,我們就只能報警了。”

      媽媽說法:

      娃娃不聽話愛撒謊

      出門不打招呼曾兩次報警

      “我小時候不聽話,也是爸媽打過來的,不同的教育方式,我不跟你爭。”洋洋媽媽聽后有點惱怒。

      洋洋媽媽說,她來成都打工后,洋洋一直住在達州老家,跟著外公外婆生活,去年才把他接來成都,但暫住證還沒下來,暫時無法上學。來了成都后,他經常對大人說謊,出去玩也不跟大人打招呼,為了找他,都報了兩次警。

      在成都,一家四口人擠在一個10多平米的租住房內,為了養家,洋洋媽媽經常要加班到晚上10點左右,回家看到娃娃不聽話,自然氣不打一處來。

      “我用我的方式教育娃娃,出了門,你們又以你們的方式教育,他當然喜歡你們。”洋洋媽媽說,最讓她心痛的是,娃娃遇到什么事,只對你們這些外人說,對我啥都不說,一點都不親。“這么不聽話的娃娃,我還不想要了呢,你要你拿去,我懶得管了,再這么下去,我下半年就把他送回老家。”

      對話當事人

      洋洋:

      “不敢哭,哭了要多打幾下”

      華西都市報:媽媽為什么要打你?洋洋:(有時候是因為)我撒謊,還有作業沒做好。

      華西都市報:媽媽打你的時候,哭不哭?

      洋洋:不敢哭,哭了要多打幾下。華西都市報:媽媽有沒有對你好的時候?

      洋洋:要給我買玩具,給我過生日。對話洋洋媽媽“打娃娃,我也會心痛!”

      華西都市報:為什么一定要動手打娃娃呢?

      洋洋媽媽:講不聽,就只有打了才長記性。

      華西都市報:打了這么多次,他改了么?

      洋洋媽媽:沒有,所以還要打。華西都市報:何不換換其他教育方式?你打他的時候你不心痛嗎?

      洋洋媽媽:自己的娃娃,怎么不心痛,特別是有一次失手打到了他的額頭。只要他不騙人,聽話,我可以不打他,但只要再犯,不打是不可能。

      律師觀點

      毆打娃娃可能被追究刑責

      北京安博(成都)律師事務所彭安碧認為,《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經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的資格,依法另行指定監護人。

      彭安碧說,我國首部《反家庭暴力法》于今年3月1日開始實施,其中,家庭成員之間的毆打也被納入了家暴。換句話說,如果家長毆打娃娃,就已經涉嫌違法。遇到這種情況,警方接到家庭暴力報案后應當及時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關規定調查取證,協助受害人就醫、鑒定傷情。嚴重者,甚至要追究施暴者的刑事責任。互動兩種教育方式您怎么看?

      洋洋媽媽希望洋洋能改正缺點,甚至迷信上了“黃荊棍下出好人”的說法,屢次出手教訓洋洋。這在她看來是理所應當的,“管自家孩子,有何不可?”然而,《反家暴法》已實施兩個多月,這種已被明確劃入家暴之列的行為仍屢禁不止。“好事”鄰居操碎了心,甚至深更半夜跑去隔門聽孩子有沒有被打。

      各位讀者,看了這兩種教育方式的交鋒之后,您有什么看法?有沒有好的建議?請撥打028-96111或通過私信華西都市報官方微博與我們分享。

      華西都市報記者吳柳鋒

      實習生羅田怡攝影呂甲(文中洋洋、周薇薇均為化名)

    ?

    相關鏈接:

    煙火閃現 熊孩子拿硬幣碰電動車充電插口被電傷
    新車被熊孩子扔鞭炮燃燒掉,只獲賠2萬,車主哭暈!
    熊孩子一天花萬元買迪士尼門票:請全班同學去
    13歲“熊孩子”偷拿父母21萬征地款 一個半月揮霍一空
    “熊孩子”觀影踢座位引紛爭 網友熱議觀影禮儀

    ?

    相關鏈接:
    “熊孩子”觀影踢座位引紛爭 網友熱議觀影禮儀
    13歲“熊孩子”偷拿父母21萬征地款 一個半月揮霍一空
    熊孩子一天花萬元買迪士尼門票:請全班同學去
    新車被熊孩子扔鞭炮燃燒掉,只獲賠2萬,車主哭暈!
    煙火閃現 熊孩子拿硬幣碰電動車充電插口被電傷
    [來源:華西都市報] [作者:] [編輯:王秋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