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體育新聞>體育快訊>

    從城市到山野 馬拉松需求增長倒逼賽事規范化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6-04-25 14:21

      2016年九龍湖馬拉松賽賽事資料圖

      今天上午7點,把脫下的外套疊整齊平放進背包后,退伍老兵王勝峰和幾名隊友,在2016“吾悅廣場”九龍湖馬拉松賽起點處合影,據他介紹,身后這面寫有“中國老兵馬拉松聯合會”的旗子,今天還將出現在另外兩個城市——今年2月中國田徑協會公布的《全國馬拉松及相關運動注冊賽事日歷》上顯示,今天全國共有4場在協會注冊過的馬拉松比賽鳴槍開跑。

      “134場”,在今年年初召開的全國馬拉松年會上,國家體育總局田管中心主任杜兆才,公布了2015年在中國田協注冊備案的馬拉松及相關運動賽事的數量,比2014年增加了83場,增幅達160%以上,相比2010年的13場,“增長了近10倍。”杜兆才表示,2016年的馬拉松賽事,“有可能增加到200場”。

      跑步人口基數上升帶來多樣化需求

      在賽事數量高速增長的同時,“跑者對參賽氛圍和志愿者服務的滿意度最高,達到80%以上;對報名便利性及起終點交通的滿意度較低,分別為56%和61%;而對賽道補給情況和設計情況等項目的滿意度也只有60~70%。”尼爾森大中華區體育事業部副總裁張霖用一組調查數據說明,在賽事“井噴”的背景下,大部分馬拉松賽事還需要經過漫長的“標準化”過程。上述問題被杜兆才總結為“賽事質量依然良莠不齊,很多賽事同質化現象嚴重,存在競賽組織不規范、市場化運作水平低、服務意識不夠強等問題。”其中,“預防馬拉松猝死是重中之重”。

      為此,中國田協出臺了一系列賽事的分級與管理制度,“如果辦賽者對我們賽事組織管理的指導手冊進行過研究,按規矩辦賽,賽事質量應該能得到保證。”現場參與指導九龍湖馬拉松的中國田協技術代表高山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現在辦比賽越辦膽子越小,越辦敬畏之心越重”。

      隨著跑步人群的基數不斷上升,跑友對賽事服務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口碑”就成為市場篩淘賽事的一個因素,在高山看來,目前受跑者認可的賽事通常有兩個共性,“政府主導和專業賽事公司運營”,“馬拉松賽通常要占用大量社會資源,政府的主導性可以在醫療、安保、道路等方面提供更好的保障,但他們的大型活動很多,人員配備只能是階段性的,而這樣的比賽通常需要一個體系、一套完整的人馬才能實現更好的服務。”據他介紹,一項相對成熟的馬拉松賽事準備時間通常在9個月以上。

      與賽事一起成長的還有跑友,“大部分新跑者熱情高、訓練刻苦、參賽積極,但有經驗的跑友才知道,什么是量力而行。”高山眼中的跑者,在張霖公布的《2015年中國跑步人群調查研究報告》中,被分為核心跑者、休閑跑者以及潛在跑者,其中,“跑步堅持3個月以上,頻率每周兩次及以上,過去一年內完成過全程馬拉松及以上項目”的核心跑者,有“高學歷、高職位、高資產”的“三高”特征。而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曾在“跑步熱”中起到帶頭作用的群體,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越野跑、戈壁穿越和鐵人三項賽中。和他們一起轉戰賽場的,還不乏一些馬拉松經驗豐富的年輕跑者。

      “一開始跑馬拉松,游泳和自行車都是交叉訓練,為什么不能三項一起玩兒呢?”三項賽愛好者INK沒有放棄參加馬拉松賽,“鐵人三項的賽事沒有路跑那么多,整體成本也太高,但三項賽的挑戰性卻比路跑更有吸引力。”被“升級”的挑戰難度吸引的還有王勝峰,他參加的山地、越野賽遠比城市路跑賽多,“山地更有挑戰性,不僅對體能有更高的要求,還要有野外生存的能力,這不是人人都能參與的。”在他看來,無論跑者的需求怎么提升,都要基于豐富的路跑經驗和對自身能力的認知,“尤其越野類比賽,即便組委會有保障,更多地還是得靠自己。”他坦言,在比賽中,軍人或警察出身的參賽者常常充當志愿者,“醫務人員不容易進山,靠有經驗的選手協助也是保障的一種”。

      跑友追求“挑戰”給組織者帶來挑戰

      2009年在北京舉辦的TNF100越野賽,讓跑步圈看到了“新玩兒法”,而越野賽的數量也在“路跑熱”的帶動下有了明顯增長。王勝峰在高興的同時,也看到了不少令他“痛心”的事——近日,239名參賽者聯名簽署了一封《黃百跑友致各界的公開信》,痛陳在“2016黃山(歙縣)國際百公里越野賽”(以下簡稱“黃百賽”)中的遭遇:“主辦方故意隱瞞重要賽事信息,包括賽事主辦方核心人員變動的信息和100公里組賽道線路賽程臨時大幅度調整的信息;賽事組織混亂,報名資格審核不嚴,賽事指南形同虛設,賽事補給不足,賽事救援混亂”。

      在資深越野跑賽事運營者李龍看來,這些現象不僅是“賽道設計偏難,團隊執行能力有限”的結果,更與越野跑賽事缺乏監管有關。在談及路跑賽事品牌的塑造時,參與打造九龍湖馬拉松的鎮海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包志安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馬拉松賽事相當于準公共產品,目前不能完全交給市場來做,但隨著法規的健全和社會組織的成熟,只要賽事定位、規模和各個環節形成標準,政府可以采用提供服務包由社會組織購買的辦法,讓市場競爭的方式透明化,政府的“投入和主導作用會逐漸減少”。但對李龍眼中“連元年都未到來”的越野跑賽事,不乏“比賽辦的時候政府不知道,出了事情才知道”的情況。

      李龍認為,越野賽涉及業務管轄的單位多,占用城市資源較少,在取消賽事審批的條件下,“越野跑賽事通常都是和景區或當地政府合作,幾乎沒有人參與審核與監督。”如果地方政府或景區管理者缺乏經驗,評估能力及參與賽事組織的程度有限,更容易出現對接上的漏洞。據《黃山日報》報道,在本屆黃百賽開賽前,因當地連日大雨導致塌方出現事故,歙縣政府要求主辦方推遲百公里越野賽時間,后主辦方承諾降低比賽難度,將100公里壓縮到60公里,“主辦方承諾,整個比賽在當天晚上8點結束。歙縣政府通知主辦方,如果4月16日有暴雨,將立即取消賽事。”但事情發展的最后結果是,100公里組完賽的里程為80多公里,收容結束也拖到晚上12點左右。

      在一位不愿具名的田協工作人員看來,山地、越野賽雖然占用城市資源較小,但動用的城市資源卻不少,他以醫療保障為例,“山地、越野賽的醫療救援,通常由縣鄉的醫療資源支持,但這個力量遠遠不夠,還要有更多城市資源的補充,因此,與當地政府的溝通更為重要。”此外,由于賽道平整性、寬度、海拔等指標比城市馬拉松更復雜,國際田聯也還沒有關于山地、越野賽的相關標準,但既然“跑步人口多了,需求就是多樣性的,在確定城市馬拉松必不可缺的同時,給跑者提供更多樣化的選擇也同樣必要。我們也開始把山地、越野賽的標準當成課題去研究,希望匯總更多的案例,只是,當前國內‘專業’辦賽用的標準,能夠支撐這個體系嗎?”

      但著名長跑運動員孫英杰認為,無論路跑賽事還是山地、越野類的賽事,主辦者的出發點對賽事質量至關重要。“未來還要倡導多辦城市馬拉松,但切忌盲目投入,這不光是對跑友的建議,更是對辦賽者的提醒。在她看來,安全性和志愿服務是跑步賽事的核心,“現在大家都意識到安全的重要,但對志愿者卻關心不足。”她在參加很多馬拉松賽時發現,到了30公里左右,志愿者遞過來的水瓶經常沒有擰開,“因為志愿者的雙手都已經擰出血泡了。”對這種事情,發一雙手套就能完全避免,“這就要看主辦方是不是為人著想了,如果只關注廣告商和贊助商,忽略了更多的其他人,那賽事質量就難以保證了。”

    ?

    ?

    ?

    相關鏈接:

    娛樂圈里潛伏長跑“大神”:跑馬拉松他們玩真的
    范冰冰確認參加武漢馬拉松 稱自己最擅長長跑

    ?

    相關鏈接:
    范冰冰確認參加武漢馬拉松 稱自己最擅長長跑
    娛樂圈里潛伏長跑“大神”:跑馬拉松他們玩真的
    [來源:騰訊體育] [作者:] [編輯:林道亨]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