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4月12日電(實習生申思婕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盧義杰) 4月12日,“網購仿真槍判無期案”的申訴代理律師、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徐昕發布消息稱,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已對此案立案復查。當晚,有媒體援引福建高院相關負責人的消息證實了這一點,稱“目前復查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
根據有關規定,經復查認為符合再審立案條件的,應當決定或裁定再審。
劉大蔚2014年在臺灣一家網站的“生存游戲BB槍專區”網購了24支他理解中的仿真槍,這批貨被海關查獲。經鑒定發現,其中有20支具有致傷力,認定為槍支,劉大蔚因而在2015年8月終審被福建高院以走私武器罪判處無期徒刑。徐昕認為,劉大蔚沒有走私武器的主觀故意和客觀行為,涉案槍形物可能不是劉大蔚購買的,案件量刑過重,而作為定罪的關鍵證據,鑒定意見也存在一些問題。(詳見中國青年報2月23日報道《“網購仿真槍獲無期徒刑”少年獄中申訴》、《“調高槍支認定標準”是否可行》)
近年來,公民持有、銷售他們認為的仿真槍、玩具槍而被認定為真槍的新聞屢見報端,因網購仿真槍獲無期徒刑的劉大蔚,只是其中之一。中國政法大學刑法學教授阮齊林此前接受中國青年報采訪時認為,該案顯而易見和當時設立走私武器罪的本意不一致,徐昕則認為,類似事件頻發的根源在槍支認定標準2010年驟降為1.8焦耳/平方厘米,約是2001年舊標準的九分之一,與一些民眾的預見性、認知存在差異。
在部分公安系統專家看來,槍支被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納入危險物品范圍予以嚴格管制,槍支管理是我國社會治安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律應當兼顧維護社會治安和保障個人自由的需要,對槍支進行必要的擴張解釋無可非議,當然,這應該在合理的限度之內,不能超出大多數民眾的預測可能性。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律協副會長朱征夫也在提案中建議公安部重新審查1.8焦耳/平方厘米的槍支認定標準。
劉大蔚的母親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她希望案件能盡快再審。
?
?
相關鏈接:
網購仿真槍案,申訴重點應在過罰相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