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
政府如何承擔“兜底”職責?統籌救助資源,發揮多方作用
省民政廳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低保對象27.2萬人,五保供養對象2.9萬人,城鄉醫療救助57.4萬人次,孤兒2000多人、125.5萬名60歲以上的老年人仍需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接受各種救助。
“我省社會救助制度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社會救助在政策設計、制度安排、機制程序、經辦服務等方面都要繼續完善和創新。
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指出,以救助資金為例,我省多個市縣醫療救助資金告急,個別市縣醫療救助資金的缺口達到2000多萬元。“加大醫療救助資金投入變得十分迫切。”
“救助方式多樣化,一個人出現了問題,需要家庭、社會、政府共同擔負起責任來幫助他。”該負責人表示,以醫療救助為例,可以在國家醫療保障的基礎上,由民政兜底作為最基本的保障,此外還要有社會慈善力量、社會組織的參與和介入。
“群眾的需求和政府的救助力量差距仍然很大,一年發出幾千萬元救助資金,群眾還是不滿意。”王冰指出,在加大政府救助投入的同時,還應該多從社會發展源頭思考解決問題,在救助的過程中,可以針對某一困難戶整合民政、衛生、教育、住房等部門的力量,實實在在起到兜底的職責。“要多了解困難群眾致貧或者陷入困境的原因,醫療問題通過醫療部門解決,教育問題通過教育部門解決,住房問題通過住建部門解決。”
(本報海口4月5日訊)
?
相關鏈接:
海口秀英探索建立網格員社會救助機制 133人獲救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