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誰該對“開不進春天的列車”負責
    誰該對“開不進春天的列車”負責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 時間:2016-03-30 15:25

      只有每一片“雪花”都覺得自己負有責任,才能夠通過自省、自律、規則、執法等多個維度,構建一道呵護和諧美景的防火墻,阻止不文明旅游的道德雪崩,讓開往春天的列車,和諧地開進春天里。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看到新聞里說久負盛名的“開往春天的列車”——北京S2線將暫停運行時,我的腦海首先想到的是這句話。每年春天,S2線穿越居庸關花海時的美景,都會引來眾多觀光客和攝影愛好者。管理部門表示,將居庸關附近山林暫時封閉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個別游客為拍照穿越鐵路圍欄橫跨鐵道,幾度逼停列車;二是有人在山里抽煙且不聽勸阻,防火意識淡薄。

      山花爛漫的美景放在那里,稍縱即逝;列車與大自然美妙的構圖放在那里,不能看了。這不僅僅是一種遺憾,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巨大的悲哀。媒體在報道這則消息時發出詰問:我們配不配擁有這樣的景色?我們如何才對得起這樣的景色?

      你我這些自詡文明的人,被指責不配享受欣賞幾朵山花,想來多數人是不愿意認賬的。但是,如此令人又恨又氣的一幕放在這里,除了“不配”二字,又當如何論說呢?最令人無語的是,當“開往春天的列車”開不進這個美麗的春天,有誰覺得自己對這輛列車負有責任呢?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面對的是魯迅筆下那個“無物之陣”,你拿起憤怒的長矛,卻不知道該投向哪里。有人指責“沒素質的攝影師”不顧他人的感受,可你不知道究竟是哪個人做了壞事之后溜走了;有人指責在山上拍照還吸煙的人,可你又沒拍到那個違犯森林防火法律的人;有人指責國人對自然缺少敬畏,可這話分明在每一次不文明旅游的話題里都會被重復;有人指責管理方沒盡到責任,可管理方說我們又沒有圈起來收費,僅憑護林員在現場監督、維持秩序,根本控制不了每天上千人的流量,這種稍瞬即逝季節性的景致,做成景區是無法維持運營的……于是,“劣幣驅逐良幣”效應出現了,一小部分人的低素質,令絕大多數無辜的人付出了信譽與實實在在的代價——一大批帶著期望從很遠的地方趕來的人,近在眼前的美景卻拍不成,徒留滿腹牢騷與抱怨。

      公共空間中的群體活動,每個人的自由都是有邊界的。遺憾的是,在現實的生活里,個人的邏輯常常被無限度地放大,群體的規則常常被隨意拋到一旁。我早上急著送孩子,所以可以把車停到路中央;我看病心里著急,所以可以鉆空子插個隊;我大老遠來了,所以怎么著也得拍下最好的一幕美景;我煙癮大,何況很注意防火,所以怎么著也得抽一根……一旦心中沒有敬畏,就總能給自己找到理直氣壯的借口,讓自己滑落到道德底線以下;而在公開談論這些沒素質的行為的時候,大家又像沒事人一樣,從“眾人”當中除卻自己。我們討論很多不文明旅游行為的時候,都陷入這樣的“人人有責、人人無責”的陷阱。

      一個社會的和諧美景,如同一列火車的安全運行,都是非常精細的存在。讓春天的美景列車,如沐春風地開進更多人的心田,憤怒、惱火、抱怨、指責,都沒有意義。春天的美景我們“不配”欣賞,希望這個令所有人都受到傷害的尷尬一幕,能夠刺痛更多人的神經,激發更多一點知恥而后勇的決心——從設施上,加強圍欄布局、監控等措施;從信息披露上,加強引導與服務,管控人流;從執法上,加強翻爬鐵路圍欄、森林里吸煙的處罰警示力度;從宣傳上,強化文明觀景的基本素養與行為規范……

      只有每一片“雪花”都覺得自己對這尷尬的一幕負有責任,才能夠通過自省、自律、規則、執法等多個維度,耐心地構建起一道呵護和諧美景的防火墻,才能阻止不文明旅游的道德雪崩,讓開往春天的列車,和諧地開進春天里。

    ?

    ?

    相關鏈接:

    《少年》曝概念海報 春天融和2016電影五連發
    姚晨曝粉嫩系封面大片 長腿靈動春天感十足
    春天寶寶易“上火”?但別隨便給孩子敗火

    ?

    (編輯:吳茜)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