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W3月23日消息(記者陳延鵬)鄉村建設是中國近一百年歷史中最為重要的議題之一,它曾數度沉浮,但始終無法破解。隨著中國快速工業化、城市化,農村社會原有的穩態結構再次被打破,鄉村建設和治理問題重新受到關注。22日晚8點,與會專家在“鄉村建設與治理”分論壇會議中暢談新時期的鄉村建設與治理。
鄉土中國的復興?關注農村切忌好心辦壞事
在“鄉村建設與治理”論壇上,國務院參事室特邀研究員、中華民營企業聯合會會長保育鈞表示,建國以來,我們在農業、農村、農民的問題上犯了不少錯誤?,F在鄉村建設和治理應緊緊抓住三大問題:第一,產權問題:農民確權、土地承包權,確權、登記,讓土地流轉,農民才有經營的主體。第二,農村基礎設施欠帳太多:公路、廁所、衛生,包括醫療,這些欠帳很多,如今還包括互聯網。第三,根本問題是要培養一批現代農民、現代農業經營團隊。
保育鈞認為,農民是一個沉默的群體,應該把一個沉默群體變成可以自主發言的群體。首先要產權明晰,讓農民真正成為土地主人;其次基礎設施補上;最后,有一個新的經營主體,那就是現代農業的經營者,包括工商資本。
與會專家、樂和鄉村發起人廖曉義十分贊同保育鈞的觀點,他說,農村是城市的母體,農村是中國的根,這是每個人都承認的觀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前副部長仇保興說,歷來,我們在三農問題上容易出錯,所以關注農村就是要盡可能減少這種好心辦壞事,讓舉國之力能夠用在農民、農村、農業真正需要的方面去。
農村發展建設離不開基本組織制度
中國鄉建院院長李昌平就農村治理難點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農村是一個自治社會,跟城市不一樣,它有各種各樣的組織,但基本的組織是什么?今天的農村是一個無組織、無主體社會,所以沒有社會的基本組織主體。只是形式上有,但基本上是空的,基本的組織制度沒有解決。
而且,基本經濟制度是什么、經濟基礎基本制度與組織制度是什么關系也需要明確?,F在的經濟制度不適應農村的組織制度發展需要或者治理建設的需要,是一個大問題。
中國該有自己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前副部長仇保興指出鄉村治理容易犯三大錯誤。仇保興表示,鄉村治理其實最容易犯“用殖民國家或者新大陸國家農業的現代化的道路來強制中國也要這樣做”的錯誤。
因為那個場面太雄壯了,一戶農民可以耕種幾千畝土地,甚至上萬畝,全是機械化,憧憬太誘惑人,所以很容易犯這個錯誤。還有一類錯誤就是用城市建設模式來建設鄉村,把鄉村城市化,甚至把鄉村消滅了。我們自己的錯誤是用城市的辦法來消滅村莊、合并村莊,巴不得把村莊都改造成城市社區,然后并成幾個鎮,這就是新農村。
他認為,第三個錯誤是要避免用工業化的模式來改造我們的農業現代化。把農民一改了之,工商業圈地會很難經營下去。三個錯誤如果堅持不犯,而注意到中國是一個多樣化的,氣候是完全不同的,各地的文化特征又是多樣化的,這么一個巨大無比、幅員遼闊、文化多樣的國家,肯定有完全不一樣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
?
?
相關鏈接:
博鰲年會首設宗教主題分論壇 藏傳、南傳、漢傳佛教同框論道?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