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椰風視點>
    祛除“腐敗亞文化” 沒有捷徑可循
    祛除“腐敗亞文化” 沒有捷徑可循
    來源: 海口網 作者:朱昌俊 時間:2016-02-29 09:19

      在“腐敗亞文化”流毒的影響下,似乎求醫、求學、求職都得“求人”,辦企業、上項目、買房子都需要“找關系”,以至于有人慨嘆:“章子不如條子,條子不如面子”,“有關系走遍天下,沒關系寸步難行”。諸如此類的潛規則,看起來無影無蹤,卻又無處不在。(2月28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剔除“腐敗亞文化”,雖然少不了個體的不“同流合污”甚至是自覺抵制,但追根溯源,“腐敗亞文化”的形成,還是社會的權力規范與公共規則的破壞對社會風氣造成的一種必然的侵蝕。對應于此,要真正凈化社會風氣,剔除“腐敗亞文化”,并沒有任何捷徑可言。紀檢監察報在反腐與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來談及“腐敗亞文化”,本身或許就暗示了對這種現象的警示。

      相較于“打虎拍蠅”需要的雷厲風行,要從根本上剔除社會的“腐敗亞文化”土壤,必然是一個“春風化雨”的持續過程。而認識到“腐敗亞文化”的特殊性,也有利于加深社會對于反腐倡廉的認識。一方面,我們衡量一個社會的權力規范是否充分,其最重要的標準,其實并不在于到底有多少貪官落馬,而更在于具體的,民眾的“辦事難”等問題是否有所好轉,社會的風氣是否隨之受到凈化,也即“腐敗亞文化”是否得以真正的淡化;另一方面,要真正告別“腐敗亞文化”對于民眾生活、社會觀念等社會肌體的影響,反腐只是必要的第一步。因為,健全的權力制約監督體系,最大程度體現公共利益的公共規則,才能構成對于正氣之風的涵養作用,并最終取代“腐敗亞文化”的地位。

      祛除“腐敗亞文化”,歸根結底是一場包括社會規則、觀念、人心等在內的全方位的改造行動。它牽涉面之廣、改革任務之重,注定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越是在這樣的“嚴峻”背景下,越是要認識到其復雜性與韌性,不可盲目樂觀,助推相關改革與廉政建設的奮力前行,才是唯一也是根本之途。?

      

    (編輯:吳茜)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