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海南行醫58年,治愈無數患兒,帶出一批又一批優秀兒科醫生,即便是自己身患癌癥,依舊堅守在診療一線。她曾道:“站起來讓國家挑選,國家需要我到哪去我就到哪里。”正是這樣的豪言壯語,開始了“奶奶醫生”大半輩子的行醫之路,也正是這樣的自信,讓她在兒科界綻放光彩,她就是“好醫生”陳桂芳。
樂觀如她。當陳桂芳被發現患上了乳腺癌后,依舊面不改色披上白大褂,奔赴診療一線,披荊斬棘,守護患兒,只因那一句“我的患者需要我”。因為被需要,因為有社會賦予的責任感,她獨自承受病痛的折磨,留給我們積極向上的一面,她說:“癌癥不可怕,三分一的人是因為心理負擔太重死亡,我要樂觀地活。”這樣熱愛生活的態度,不懼癌癥的勇氣,總讓聽到的人心里一熱,為之敬佩,讓人不禁要豎起大拇指,有這樣的榜樣在,其他的小病小痛對于我們又算什么呢?她就像是一個發光體,用她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感染身邊的人,讓人如春風撲面般,心曠神怡。
嚴謹如她。從陳桂芳書寫的病歷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對工作嚴謹,對患者認真負責的人。面對患兒家長接連不斷的問題,她永遠保持著耐心一一回答,絲毫沒有架子,和藹可親,患兒家長們無后顧之憂的依賴,是對她醫術精贊的完美詮釋。陳桂芳嚴謹的工作態度不僅是醫院同事們的榜樣,同時也收獲了家長們的好評。當醫生站在病患的角度考慮問題,對癥下藥,全心全意為患者著想,當病患家屬站在醫生的角度體諒其辛勞,相互配合,完全信任醫生,那么如今的醫患關系又是另一番風景了。陳桂芳踏踏實實工作,用愛心守護孩子,用她的事跡行動向我們闡述了“敬業奉獻”的意義,敬業方能心安,奉獻可得快樂。
在陳桂芳看來,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醫生,做的都是平平凡凡的小事。正是這樣一個心態平和的人,用半個世紀的光陰詮釋醫德和大愛,用她的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告訴了我們醫者之道的可貴之處。不論對人認真負責的心,還是對己積極向上的心,陳桂芳都做到了問心無愧。愛是相互的,只要是真心實意,對方都會感覺的到,哪怕只是一個小孩子。患兒們一聲聲的“奶奶”,正是她用耐心和細心贏來的信任,每一件感人小事都是她用點滴行動匯集的愛意。讓我們向這位平凡卻又偉大的“奶奶”學習,向“奶奶醫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