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假教師”讓我們付出多少社會成本
    “假教師”讓我們付出多少社會成本
    來源: 錢江晚報 作者: 時間:2016-02-25 11:20

      甘肅省隴南市的一群官員,“合作”了一把,把各自的親友共19人弄進公辦教師花名冊,吃上了“皇糧”,一吃吃了三年,共領取財政工資117.84萬元。日前,這起“假教師”案已進入二審。

      “假教師”的敗露,是一個意外,是拔出蘿卜帶出來的“泥”——2014年,隴南市檢察院在查處一起農村基層組織成員職務犯罪案件時,才把“假教師”案牽連了出來。如果沒有這個意外,這19人很可能還在安然地吃著“皇糧”——其實是納稅人的“供養”。

      制造“假教師”,本是見不得人的。但是,隴南這件事,因為參與的人多,保密程度并不高。除了主謀、曾任職甘肅隴南市文縣農牧局下屬二級局局長的蔡中華,還有文縣人事、教育部門多名相關人員,如文縣人事局工改辦主任任于洲、縣教育局人事股長劉繼成、教育經費管理中心主任李文平、相關學校的領導等——在這幾個相關部門內部,這件事情甚至可以說是半公開的。這至少說明,相當數量的官員,視內部人的貪腐、違法行徑為正常,或者是敢怒不敢言。

      人事部門及包括學校在內的教育系統——類似的機構,都有一定的“內部性”、封閉性;“內部人”的利益、命運基本上掌握在部門權力手中,這是部門首長行不法之事而有恃無恐的主要原因。“假教師”案受到查處,主要應歸功于隴南市檢察院,它層級高于文縣人事、教育部門,更重要的是,相對于這些部門,檢察院是“外部機構”,如果沒有特殊的“關系”,檢察院不會受制于文縣教育局、人事局;文縣方面也很難對其“做工作”。

      這給我們一個啟發:兩個部門間距離越遠,越是沒有工作關系和個人關系,一方越不容易被另一方“做工作”。但是,在現實中,兩個部門只要有一點點的私人關系,權力勾兌就會發生。縣鄉一級就基本上是熟人社會了,說個人情,拉個關系,太平常太容易了——就在大家視如平常中,“權力走私”悄悄地完成了。

      那么,“權力走私”的真正克星是誰呢?是徹底的公開,向全社會公開,讓全體社會成員來監督。在全體社會成員中,某個權力部門或某個握有大權者,他能夠“做工作”的對象,一定是遠遠少于不能“做工作”的對象,這樣一來,“做工作”也白做。而對社會成員來說,監督官員沒有任何報酬,任何人都愿意做,這樣,社會正常運轉的成本就降到了最低。

      但是,這是不是一廂情愿呢?你說成本很低,他覺得他獲取權力付出的成本還沒有收回呢,還有利潤。他認為權力不能為個人所用,就是他無法承受的成本。當然,最大的賬應該怎么算,是人人都知道的。

    ?

    ?

    相關鏈接:

    上訪老教師“歷史遺留問題”還要留多久
    印教師用嘴填塞各類物體獲48項世界紀錄
    儋州教師堅守孤島教學點28年 教室在倉庫出行靠船

    ?

    (編輯:吳茜)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