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記者從浙江湖州安吉法院獲悉,當地一對夫妻通過網上銷售平臺廉價購入含有違禁成分的“減肥膠囊”并冠以“中藥減肥丸”在微信、微博上銷售并發展下線,短短5個月就非法獲利約100萬元。今日,浙江湖州安吉縣首例“微商”涉罪案一審宣判,10名利用微信、微博宣傳銷售“中藥減肥丸”的“微商”,被安吉法院以構成生產、銷售假藥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6年半至拘役4個月不等的刑期,并處200萬元至1萬元不等的罰金,并對其中判處緩刑的8名被告人發出“禁止令”,禁止被告人在緩刑考驗期間從事藥品生產、銷售等相關活動。
2014年3月至8月間,被告人朱某、劉某夫婦以每粒0.19元的價格,購買無生產日期、無生產廠家、無批準文號的“三無”散裝“減肥”膠囊60萬粒,自行按照30粒/包進行包裝,并貼上“中藥減肥丸”標簽、用法、注意事項等字樣,通過微信、微博進行廣告宣傳,并以2包1個療程,每合140元至320元不等的價格,向下家被告人劉某等不特定人員銷售,并且招收下級代理商,共計銷售約55萬粒,銷售金額約120萬元,非法獲利約100萬元。
下家被告人劉某等人購得上述“中藥減肥丸”后,為賺取差價牟利,同樣通過微信、微博描述已經親身體驗具有減肥療效的方式,繼續向不特定人員進行廣告宣傳,同時招收下級代理進行加價銷售,其中被告人劉某共計銷售20余萬元,非法獲利6萬余元;被告人周某等6人銷售4萬元至3000元不等,非法獲利1萬元至1000元不等。
案發后,經浙江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對查扣的“中藥減肥丸”進行抽樣檢測,上述“中藥減肥丸”中含有國家規定的違禁成分“西布曲明”,對人心腦血管有損害作用。安吉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對上述“中藥減肥丸”作出屬于假藥的認定。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朱某、劉某等人違反藥品管理法規,生產、銷售假藥,其行為已觸犯刑律,均構成生產、銷售假藥罪。庭審中,10名被告人均自愿認罪,積極退繳全部或部分違法所得。結合各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情節、社會危害性及認罪態度、悔罪表現等,遂作出上述一審判決。
?
?
相關鏈接:
糖豆竟稱氣管炎特效藥?天津警方抓獲兩名賣假藥騙子?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