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紅包不再是成年人的“專利”了,連小學生也參與進來。近日,南都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廣州市有些高年級的小學生開始在微信搶發紅包,紅包數額少則十塊八塊,多則數百元,出手闊綽驚呆家長。?(2月18日《南方都市報》)
小學生在微信搶發紅包,是孩子對待錢財認知的一枚試紙。孩子還不是勞動者,搶發紅包除了偶爾的娛樂,本身不宜提倡,如此大手大腳,實則是孩子還沒學會賺錢,就學會了攀比、浪費,徒增不良習氣,有百害而無一利。
當然,孩子是無知的,在微信搶發紅包缺少有效教育引導的非理性行為,折射父母對孩子理財教育的缺失。
隨著家庭日漸富裕,每年過年孩子紅包越來越大,孩子濫花錢的現象慢慢帶有普遍性。很多的大學新生,入學后花錢不知節制,不懂得正確支配生活費,還有一些盲目攀比,追求奢侈消費,都是因為缺少正確支配錢財的觀念。
正確的觀念從來不是與生俱來的,孩子微信搶發紅包,不單單需要家長加強監管,制止這種不良行為,家長乃至全社會都該反思。首先,家長要重視孩子的理財教育,讓孩子懂得什么是財富,什么是正確的財富觀念,有意識讓孩子通過勞動創造獲得報酬,安排自己的生活支出等等,鍛煉孩子理性對待財富的能力;其次,家長也應重視自身花錢行為的無聲示范,遠離盲目攀比,不過度追求奢華和面子消費,合理有度,給孩子正面的影響。此外,學校也應加強教育引導,財富教育在課堂中有一席之地,在德育方面也要引導孩子不奢侈浪費、相互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