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作品紅,作者窮”的怪象該終結了
    “作品紅,作者窮”的怪象該終結了
    來源: 光明日報 作者: 時間:2016-02-17 09:20

      許鏡清是誰?可能不一定每個人都知道。但要說到央視版電視劇《西游記》的音樂,相信很多人腦海中會立即響起《敢問路在何方》《女兒情》等熟悉的旋律。而這些音樂的作曲者,正是今年74歲的許鏡清。

      不過近年來,許鏡清受到公眾的關注,并非因為作曲的成功,而是一個作品版權得不到保護的“受害者”。在許鏡清的微博上,一條寫于2013年的微博至今仍被置頂:“想開一場《西游記》音樂會真是難啊……我在翹首企盼助我之人的到來。蒼天啊,我的《西游記》音樂會路在何方?”

      在很多人看來,對于這樣一位作品紅得發紫的著名作曲家,辦一場音樂會居然會如此之難實在讓人費解,而為難他的不是別的,僅僅是“錢”,這就更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了。然而事實是,即使多年來作品被廣泛復制傳播,但直到2014年,許鏡清才第一次收到了韓寒的電影《后會無期》所支付的十萬元版權費,他和詞作者楊潔每人分得5萬元。而此前的版權費,多則幾千塊,少的只有2.7元。這樣的版權收入,對比數百萬的音樂會成本,當然只能是杯水車薪了。

      一位作品享譽大江南北的作曲家,卻要為辦一場音樂會的錢犯愁,如此尷尬再次凸顯了當前我國相關知識產權保護的不足。一位知名作曲家的遭遇如此,更遑論其他“普通作者”了。

      據媒體報道,從數據來看,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知識產權大國,但是否意味著我國已是知識產權強國,卻仍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僅在文藝創作領域,近年來因版權爭議而引發的官司就不在少數,甚至由于侵權賠償額度太低,還有不少權益受害者只能默默放棄維權。許鏡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說過這樣的例子:前幾年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打了個侵權官司,打贏了,贏了一萬塊,這些錢還不夠支付官司費用。對方賠償數額太低,誰起訴誰虧本。這樣的侵權補償力度,顯然也助長了侵權者的氣焰。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火種。特別是在強調“萬眾創新”和侵權行為更便利的互聯網時代,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更顯緊迫性。目前這一點已得到相關政府部門的積極回應。如國務院常務會議曾明確要求,要完善快速維權機制,加大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查處力度,提高法定賠償上限,將故意侵權納入企業和個人信用記錄等,可視為對癥之策。

      無論是推動文藝繁榮,還是創新經濟的發展,“作品紅得發紫,作者窮得叮當響”的怪現象,都該終結了。讓創作者、創新者體面起來,知識經濟的春天方能真正告別“路在何方”的彷徨。

    ?

    ?

    ?

    相關鏈接:

    為山九仞 更上層樓 ——寫在觀瀾湖寫生計劃第9季作品展之前
    本土詩人陳德光作品賞析——飛著的白紙
    《相愛吧》明星單身承諾書曝光:禁止為影視作品組CP

    ?

    (編輯:吳茜)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