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2015年11月7日凌晨3時,吉林省長春市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洲廣場環路發生了一起看似普通的交通事故:一輛載重貨車在駛離廣場時,與一輛同向轉彎的小汽車相撞,小汽車左前部損壞嚴重。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碰瓷團伙東三省“走一路碰一路” 無目標時成員互碰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6-02-01 16:45

      2015年11月7日凌晨3時,吉林省長春市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洲廣場環路發生了一起看似普通的交通事故:一輛載重貨車在駛離廣場時,與一輛同向轉彎的小汽車相撞,小汽車左前部損壞嚴重。事故發生后,貨車司機越想越蹊蹺:彎道行駛時,他幾乎沒有察覺到小汽車的存在,駛出廣場幾百米后,“被撞的”小汽車才追上來。接到報警后,率先趕到現場進行勘查的長春市公安局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交警大隊民警也發現了諸多疑點——小汽車側面刮痕是從前向后越來越嚴重,很可能是因小汽車從貨車后面追趕所致。警方進一步調查后發現,涉案小汽車2015年以來數次肇事,且多在城市外圍環路與載重貨車相撞……案件很快被移交到長春市公安局汽開分局刑警大隊。

      從交警到刑警辦案的“升格”讓小汽車駕駛人吳某及同車人員趙某、徐某開始發慌。“你們開車要去哪兒?”“車是怎么撞的?”面對警察的詢問和調查,幾個人說法不一,相互矛盾,漏洞百出。隨著一名嫌疑人的供述,一個作案地點橫跨東北三省多地的碰瓷團伙被揭開了面紗。

      “我們是開車碰瓷的。”小汽車駕駛人吳某終于說出了事故的原因。“我碰得不熟練,剛開始干,再說車也破,賠不了多少錢。”吳某交代,他們3人合伙,已經碰瓷12起。“我們都是從‘師傅’那學來的。他們兩個人是我們入行的老師,他們碰得比我們熟練。”吳某口中的“師傅”,是高某原和高某宇兩兄弟。

      “師傅”牽出“祖師爺”

      警方察覺到,這個案件不簡單。

      長春市公安局汽開分局局長劉宏偉責成刑警大隊成立專案組,一查到底。2015年11月7日一早,辦案民警在獲得大量證據后決定收網。團伙中的“師傅”級人物高某原、高某宇兄弟以及二人的堂兄弟高某飛、高某雷、大舅哥張某忠和另一成員孫某軍先后落網。然而這條線索還沒完——“師傅”供述,上頭還有“祖師爺”級別的人物馬某。這個團伙的種種細節,開始浮出水面……

      馬某以前是出租車司機,車技了得,有“車稀碎、人沒事”的本事。“有時候撞得氣囊都彈出來了,零件掉一地,人家啥事沒有。”一名團伙成員交代,車撞得越慘烈,越能顯得是對方的全部責任。因此,多次碰瓷都由馬某親自駕車完成關鍵一碰。不過,馬某很少和其他成員混在一起。如果參與行動,他只拿騙來的保險金的10%,不參與事后的“慶功會”。

      辦案民警分析,從作案方式來看,馬某有可能長期從事碰瓷作案。

      碰瓷團伙“產業化”

      犯罪團伙成員口中的“師傅”高某原,就是馬某親手教出來的。當年馬某開車碰瓷,高某原坐在副駕駛位置上學習。“有違章的貨車就撞上去,之后點一腳剎車就可以了。”和馬某一樣,高某原以前也是出租車司機,對交通事故的責任劃分爛熟于胸。

      在“出徒”后,高某原和弟弟高某宇覺得“肥水不流外人田”,就把堂兄弟高某飛、高某雷和大舅哥張某忠也拉到團伙中。這種基于親屬關系的聯盟,讓團伙更加穩定。高家兄弟之所以被奉為“師傅”,要緣于其“見多識廣”。起初,他們用出租車練手;如今,他們已經建立起購買二手小汽車,分期分批碰瓷的“產業化”團伙了。攤子越來越大,他們又拉來了吳某等“徒弟”,親手傳授技巧:并線時撞上去,對方肯定是全責。因此,團伙成員在撞車后,往往會主動打電話報警。

      起初,該團伙碰的是小汽車,但有的車沒有全險,而且對方往往對賠償金額斤斤計較,“錢不多,還慢。”于是,他們將目標改為途經長春等地的貨車,作案地點也集中在環城路和公路上。“貨車在并線、轉彎和廣場繞行的時候一般都有違章,撞上了,他們就是全責。”高某原交代,貨車一般都有全險,而且司機急于運輸,報了保險后,就不愿意多事了。所以碰貨車,“來錢快,不磨嘰。”

      團伙成員有時還互相碰

      這個碰瓷團伙如何尋找目標?據犯罪嫌疑人交代,他們一般就是“走一路碰一路”,實在找不到目標,團伙成員就互相碰。該團伙的作案地點還包括哈爾濱、沈陽等地,范圍橫跨東北三省。在沈陽的一系列碰瓷中,該團伙出動3輛車,有的成員為了趕到預定地點,還乘坐動車前往。在沈陽的一起案件中,他們獲利約兩萬元。碰到車損嚴重暫時不能作案時,高某原等人就到綠園區一家租車行,租了輛小汽車去碰瓷,碰瓷得手賺到錢后再賠償租車行。

      團伙成員之間如何分工?這個碰瓷團伙成員最大的50多歲,最小的20多歲,分工也非常明確:作案時往往有兩輛車出動,一輛負責碰瓷,一輛緊隨其后,防止出現意外。撞車后,后車上的人會下來幾個,充當圍觀者,向對方施壓:“你咋開的車啊,咋把人家車撞成這樣啊!”“這車修起來沒有兩萬元可下不來啊!”為了不過多暴露某個成員,負責撞車的人在撞車后,會和副駕駛的人交換位置,減少交通故事處理時的曝光率,避免警方的懷疑。在保險報完修車的費用后,負責撞車碰瓷的駕駛人通常可以分得20%的利潤,車主分40%,其他人30%,剩下的用來吃喝,開“慶功會”。

      汽配廠老板賺快錢

      這伙人主要靠虛報保險金額賺錢。為此,高某原等人找到了幾個幫手:在長春市綠園區開汽配廠的黃某和修理工徐某。徐某的作用是給保險公司“定損員”提供修車費用的建議,“比如不該換的件提出要換,把副廠件說成是原廠件。”而團伙成員要根據數額給其100元至500元的好處費,定損數額太低的話,就給他買衣服、買鞋。黃某的作用更加重要,他可以開出正規的修車發票,提供給保險公司。據警方統計,該團伙作案后,80%的維修都在黃某的汽配廠內進行,電腦記錄了每次修車的情況。匪夷所思的是,發現碰瓷來錢快之后,本來靠經營汽配廠收入頗豐的黃某不但自己要賺碰瓷的快錢,還找到朋友徐某、開水泥運輸車的莫某加入其中。

      2014年年末以來,該團伙用于碰瓷的六七輛車,事故最多的一輛修理了100多次,最少的也有60多次。目前,團伙成員已經交代案件近百起,涉案金額近百萬元;警方已經核實定案近40起,整理的案件卷宗厚度近半米。目前,警方已查明該團伙涉案人員21人,其中刑事拘留11人。

      警方提示

      “案件破獲后,環城公路上的交通事故都減少了,可見該團伙給交通秩序帶來的危害。”汽開分局刑警大隊重案一中隊副中隊長孫長利說。汽開分局刑警大隊民警武曉峰說,在對案件進行核實時,一些貨車司機覺得理賠全部走保險,自己沒什么損失,不愿配合工作,給案件偵破帶來了阻力。長春汽開警方提醒廣大司機,尤其是貨車司機,遇到此類事件要敢于“較真”,不給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機。

    ?

    ?

    相關鏈接:

    海口警方教你應對碰瓷團伙:可裝行車儀鎖緊車門
    央視曝光碰瓷團伙訛詐:持鈍器自殘 不怕去醫院
    碰瓷團伙為求逼真用鐵棒砸斷成員手臂
    海口:“碰瓷”團伙敲詐勒索 兩名疑犯落網

    ?

    相關鏈接:
    海口:“碰瓷”團伙敲詐勒索 兩名疑犯落網
    碰瓷團伙為求逼真用鐵棒砸斷成員手臂
    央視曝光碰瓷團伙訛詐:持鈍器自殘 不怕去醫院
    海口警方教你應對碰瓷團伙:可裝行車儀鎖緊車門
    [來源:人民公安報] [作者:王險峰 楊 昆] [編輯:楊雨霞 實習生 吳曉曼]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