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6日電 綜述:深化友好合作 謀求和平發展——國際社會積極評價習近平主席中東三國行
新華社記者
新年伊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對沙特、埃及、伊朗進行國事訪問,并訪問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總部,展開今年首場重大外交行動。
習主席5天之內到訪4個城市,同3國領導人和3個區域組織負責人深入會談交流,共簽署52項合作文件。習主席此訪為和平而來,為發展而至,為和解而呼,得到了地區國家的積極回應。
敘友好 謀和平
外交部長王毅說,此訪一個突出特點是,中國同往訪國的政治關系均邁上新臺階,地區國家普遍對同中國增進互信抱有強烈意愿。
沙特國家電視臺特約評論員阿卜杜勒·馬吉德對記者表示,習主席的訪問為未來兩國關系發展描繪出美好藍圖并勾畫出切實可行的“路線圖”。
埃及中東通訊社社長阿萊·海德爾表示,習主席的訪問具有歷史意義。中國像埃及一樣曾遭受過侵略戰爭,中國強大后從未謀求過霸權。中埃將相互合作、相互借鑒,這才是真正的好朋友。
伊朗《德黑蘭時報》發表評論文章引述伊中友好協會主席穆罕馬迪的話說,此訪將開啟伊中關系新篇章,伊朗各界期待習主席此訪能為伊中合作創造更多機會。
摩洛哥卡迪·伊亞德大學國際關系學教授艾哈邁迪·穆赫辛表示,習主席此行在阿盟總部演講中宣布了發展中阿友好的系列措施,開辟了阿中關系的新紀元。
卡塔爾國營傳媒公司總裁哈里發·薩達說,習主席對中東地區國家的訪問無疑會進一步密切中東國家和中國的友好關系,并為中東地區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學國際法教授薩阿德·拉格拉古伊指出,習主席此次中東之行無疑將推動中國與地區國家間的友好合作,也有利于中東地區緊張局勢的緩和。
俄羅斯戰略研究所亞洲中東研究中心專家比留科夫說,習主席此訪顯示中國希望在中東地區穩定上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中國在中東不找代理人、不搞勢力范圍、不謀求填補‘真空’”,中國主張解決該地區問題的關鍵在于加速發展。
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斯蒂芬·佩里說,此訪顯示中國專注于創造積極的合作進程,而不是試圖干涉其他國家的發展方式,中國所倡導的“一帶一路”可以成為中東相關國家化解矛盾、和平發展的關鍵。這也表明,中國尋求全球和平與可持續發展的議程是有實際行動在支撐。
話合作 求發展
沙特、埃及、伊朗3國處于“一帶一路”西端交匯地帶,歷史、地理淵源決定了3國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習近平主席此訪一個“重頭戲”,便是與地區領導人共話“一帶一路”大業,對接各自發展戰略,實現協同發展和聯動增長。
阿曼蘇丹卡布斯大學歷史系教授穆罕默德·穆高迪姆表示,兩千多年來,絲綢之路把中國和阿拉伯兩大文明緊密聯系在一起。習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旨在使古老的絲綢之路重新煥發活力,具有開創意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