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放鞭炮又成為熱門話題。然而,燃放鞭炮不僅污染空氣,而且制造垃圾和噪音,還容易埋下火災隱患。昨天,記者從合肥市文明辦獲悉,為了倡導文明、低碳、綠色和環保的生活方式,合肥市文明辦向全體市民發出“春節期間不燃放煙花爆竹的倡議書”,倡議市民自覺不購買、不燃放煙花爆竹,采用電子爆竹、喜慶音樂等方式過節,不僅“年味”不會減少,而且還是一種過節新風尚。
燃放煙花爆竹易加重空氣污染
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是一種習慣,但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燃放煙花爆竹時不僅產生硫化鉀、二氧化碳、氮氣等有害氣體,還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氣體以及金屬氧化物、碳粒等顆粒煙塵,嚴重污染空氣,對人的呼吸道產生嚴重的損害,誘發或加重哮喘、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據相關部門統計,2013年春節期間,合肥市共接處火警97次,其中絕大部分因煙花爆竹引起。火災集中于草坪、垃圾以及陽臺,未因火災造成人員傷亡。其中,火災發生量最大的除夕當天,接到火警電話就多達33個,占了整個春節長假的1/3。
同時,大量燃放煙花爆竹產生的紙屑也給環衛工人們帶來很大壓力。在2014年春節期間,老城區千余名環衛工人奮戰在一線,清運垃圾3000噸,垃圾量為平時的兩倍多,其中大部分是爆竹紙屑。
不放鞭炮也能有濃濃的“年味”
其實,要過一個有“年味”的春節,不一定只能放鞭炮。傳統的中國年有豐富的年俗,少了放鞭炮這一樣,還有祭灶、除塵、寫春聯、掛年畫、貼窗花、蒸年糕、包餃子、守歲、拜年、舞獅子、耍龍燈、逛花市、賞燈會等。
春節是一個全家團聚的日子,全家人歡聚一堂,吃個年夜飯,聊聊彼此一年的見聞,或是下廚房給家人做個拿手菜,給父母和孩子送新年禮物和祝福……這些方式都會有濃濃的“年味”。
在2016年春節臨近之時,合肥市文明辦再次向市民發出倡議,市民可選擇電子爆竹、喜慶音樂、鮮花等更為新穎、安全、環保的慶祝方式,既過了一個安全、環保、低碳的新風尚春節,也把人為活動對環境空氣質量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共同維護我們的生活環境。
?
?
?
相關鏈接:
日媒:東京灣煙花大會因奧運村建設暫時取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