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勞動報報道,“羊”隨新風辭舊歲,“猴”節正氣報新春!!和往年相比,今年上海年貨啟動整體向后推遲了半月,隨著市總工會重申年貨福利可以發放,400元以內的小額年貨團購開始走俏。此外,受關稅下調、中澳自貿協定等利好影響,包括糖果、巧克力在內的進口年貨降價幅度高達20%,年貨市場也首次整體呈現價格下跌。
從重團購到重零售實體店銷售元旦后啟動
2015年12月中旬,上海市總工會重申年貨發放的相關規定:逢年過節全體會員少量節日慰問品,總金額須控制在基層工會當年留成的撥繳經費收入的20%以內,最高人均不超過400元。
“企事業400元的福利也分幾塊用,除年貨外,中秋月餅、夏季勞防用品等也在其中,今年的團購主流是價值在200—300元左右的小額禮盒。”第一食品南京東路店副總經理滕淑瓊向記者指出,常規年前12月就早已啟動的年貨市場,今年推遲至元旦后才剛剛啟動,且多為預定和洽談,至1月中旬才真正“起蓬頭”。
滕淑瓊告訴記者,今年的定牌禮盒分為大小包裝,實行可“自由組合”的包裝定制,盡力實現小金額團購禮盒的個性化、多選擇化空間。
邵萬生南貨店總經理范粉小指出,歷經經營調整后的2015年,讓邵萬生迎來銷售新高峰,市場短、平、快的格局下也隱現購買力的分流。“零售勢頭高于團購,整個2015年零售增加約22%。從去年整體情況看,1—2月的新春市場仍是銷售最旺季。”
記者注意到,有別于往年著重團購市場的銷售思路,今年團購市場啟動晚、金額小,部分團購分流至零售份額,因此滬上各家年貨實體銷售商開始轉變模式,著重零售市場增收。
“定牌禮包多以堅果類為主,自有品牌‘壹食壹品’擴容至堅果、炒貨、牛肉干/粒、豬肉脯、鳳爪等多個品類,形成‘肉制品+豆制品+禽類制品’多種組合,單品轉變也利于完成銷售額度。”滕淑瓊告訴記者,而第一食品旗下滬上唯一一家“迪士尼”零售專柜,也在年前迎來零售高峰,日均銷售額達到1.5萬元。
進口食品大幅跌價老字號頻開“特價柜”甩賣
各行各業“漲”字當頭,年貨市場在今年卻首次出現“不漲反跌”的現象。業內稱,年貨進入“薄利”時代,而價格下調、促銷折扣都是為實現擴銷。
“今年跌幅最為明顯的就是進口食品,進口糖果、巧克力的跌價幅度超過20%。”滕淑瓊向記者指出,關稅下調是降價主因,自產直采的進口糖巧的降幅尤為明顯。
滕淑瓊指出,由于年貨團購整體向后推遲,市場零售呈現爆發式增長,進口食品因受市場追捧而在零售領域增幅明顯,此輪降價除關稅下調外,也是為了提升零售銷售。
記者了解到,第一食品的進口糖巧專柜、長春食品商店的進口食品“特價柜”,是往年上海年貨“老字號”銷售頗旺的兩條進口線。其中,長春食品商店的進口食品“特價柜”上的特惠商品價格均是原價的3至5折,年銷售額高達千萬元。今年,同是“老字號”的邵萬生也加入了平價進口食品的銷售陣營。
“部分臨近保質期、甚至距離保質期一定時間間隔的進口食品,則以‘甩賣’模式在年前銷售。”
邵萬生南貨店相關負責人沈建輝向記者指出,例如進口紅酒的價格居高不下,而部分批量進口的紅酒產品距離保質期還有很久,也會被擺到特價柜面以20多元一瓶的價格在年前“甩賣”。“零售特價10多元一瓶的進口牛奶,部分折扣后價格僅為2、3元。”
傳統南北貨冬至已打折“上海味道”銷售火爆
除了進口食品的降價促銷,傳統南北貨早在年前冬至時節就拉開折扣序幕,部分傳統老字號甚至一度打出“全場9折”的橫幅來吸引銷售。記者從市場零售渠道獲悉,實體商家的年貨銷售不再集中在新春前夕,而是從冬令進補、元旦迎新,一路分類促銷過渡至猴年新春。
“南北貨與傳統冬令進補時令吻合,紅棗、芝麻、核桃類都是煲粥、湯等上佳的南北貨時料。而腌臘、糟醉,也是冬季上海市民頗為偏愛的傳統味道。”范粉小向記者透露,從年前的冬至起,邵萬生旗下南北貨已啟動全線折扣。“對新春市場進行預熱,元旦則是以休閑食品為主,包括時尚品類的青年消費,提前打折迎接春節市場,銷售增幅一至二成。”
“以米酒浸泡的醉蟹是每年春節最為旺銷的單品,黃泥螺和醉蟹合稱的‘糟醉二寶’最佳的銷售旺季也是在新春時期。”范粉小向記者指出,為體現老字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去年起,邵萬生砸重金為旗下糟醉特色產品統一更換了特色包裝,今年,旗下“上海味道”的禮包、禮袋都進行了統一更新,體現上海特色的傳統年味兒。
?
?
相關鏈接:
“年味”漸濃 第三屆海南年貨展本月28日于海口開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