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人力社保局獲悉,近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15年院士增選結果。中科院、工程院分別新增61名和70名院士。其中,本市的兩名“北京學者”邵峰和彭永臻分別當選為中科院、工程院院士。
邵峰是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員、國際知名分子生物物理學家,今年44歲,當選為中科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他也是本次兩院新增選院士中年齡最小的一位。彭永臻是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國內頂尖的污水處理專家,長期致力于城市污水處理及其脫氮除磷理論、工藝、新技術和工程應用,本次當選為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院士。
至此,本市單位兩院院士已增至13人,分布在生命科學、醫藥衛生、材料學、土木建筑、電子信息、食品工程等專業領域。其中科學院院士4人,工程院院士9人。
市人力社保局表示,近年來,北京市通過實施“北京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支持計劃”、“北京學者計劃”等項目,高端領軍人才隊伍建設成效顯著。2012年,北京市政府實施“北京學者計劃”,以破解基礎研究能力弱、學科建設不能滿足發展需要、國際領先水平的科學家數量少、體制機制制約科技人才發展等難題為目的,每兩年從自然科學、工程科學技術、哲學社會科學領域,選拔不超過15名具有較高學術造詣、研究成果和發展潛力,并被國內外同行所公認的北京學者,瞄準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學家、工程師和名家大師的目標進行重點培養。
“北京學者計劃”在培養周期內每年給予學者100萬培養經費,其中哲社領域學者為每年20萬。培養經費只是限定了5個方面,包括聘請學術導師和學術助手、出版學術專著、開展科研活動、進行國內外學術交流、進行學術訪問和合作研究等,只要經費花在這五方面,學者具有自主權,不設比例、時間等方面的限制。
?
?
?
相關鏈接:
專家院士獻計“十三五”信息化建設 網絡強國夢要走六條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