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到第13集團軍視察。第13集團軍是從鄂豫皖蘇區走出來的老部隊,歷史悠久,戰功赫赫,習近平在2008年和2013年曾先后接見過參加汶川抗震救災和蘆山抗震救災的集團軍官兵。
對這支部隊,習主席可謂“十分熟悉”。那么,這次來到第13集團軍軍部視察,習主席在集團軍軍史館重點看了些什么內容?從央視新聞聯播的電視畫面中可以看到,習主席在3件展品前駐足的時間最長——其一,長征中紅軍戰士周國才過草地時保留下來的半截皮帶;其二,國防部授予邊境自衛反擊作戰英雄集體“陽廷安班”的錦旗;其三,反映我軍干部“下連當兵”光榮傳統的展板。這3件展品,對應著3個關鍵詞:忠貞信仰、戰斗精神、優良作風。
先說說“忠貞信仰”。
第13集團軍軍史館中展陳的這條被截去一段的老式牛皮皮帶,皮帶背面烙有“長征記”3個字。這條皮帶的主人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紅軍戰士——紅四方面軍31軍93師274團8連(第13集團軍某紅軍團4連的前身)戰士周國才。其中的故事,《解放軍報》曾經進行過這樣的報道:
【2011年12月12日《解放軍報》第六版《最后一根皮帶》
1936年6月,紅四方面軍與紅二方面軍在四川甘孜勝利會師。7月初,紅四方面軍開始第3次穿越莽莽草地北上。
這片草地位于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的連接地段,自然環境惡劣,人跡罕至。紅軍戰士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饑餓。過草地前,盡管全軍上下想盡一切辦法籌糧,但由于這次行軍比前兩次路途遠,時間長,糧食嚴重短缺。剛進入草地時,每人每天還有3兩青稞面,但不久部隊就陷入斷糧的絕境。草地荒無人煙,行軍途中又無處補給,剩下的路程只好挖野菜、嚼草根,有的戰士甚至從牛糞里撿食牛沒有消化的糧粒,而有的戰士則因誤食毒菜、毒草不幸中毒身亡。
然而野菜、草根畢竟不頂饑餓,有的紅軍戰士便想到了吃牛皮腰帶,他們還據此創作了一首《牛皮腰帶歌》:
牛皮腰帶三尺長,草地荒原好干糧。開水煮來別有味,野火燒熟分外香。
一段用來煮野菜,一段用來熬鮮湯。有湯有菜花樣多,留下一段戰友嘗。
紅軍戰士周國才當時只有14歲,他所在的班原有14名戰士,可到達草地時就只剩下7個人了。進入草地不久,他們班的干糧就吃完了,只能挖野菜、吃草根、啃樹皮。到后來連野菜也找不著了,他們只好開始吃槍帶和鞋上的皮子。可這些東西也沒堅持多久就被吃光了,于是大家解下自己的皮帶煮著吃。當6位戰士的皮帶吃完后,大家對周國才說:“該吃你的了。”戰友們都知道,周國才的這條皮帶是1934年紅軍在任合場戰斗中繳獲的戰利品。周國才實在舍不得吃掉自己的心愛之物,可為了抵抗饑餓,挽救全班戰友的生命,他只得將自己的皮帶貢獻了出來。看著心愛的皮帶被細細地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皮帶絲,漂在稀溜溜的湯水里,周國才禁不住流下了眼淚。當皮帶第一個眼兒前面那一截被吃完后,他實在忍不住了,哭著懇求戰友說:“我不吃了,同志們,我們把它留著作個紀念吧,我們帶著它去延安見毛主席。”就這樣,大家懷著對革命勝利的憧憬,忍饑挨餓,將這吃剩的半截皮帶保留了下來。
在隨后的長征途中,周國才的6位戰友相繼犧牲,只有他隨紅四方面軍勝利到達了延安。為了緬懷犧牲的戰友,他用鐵筷子在皮帶背面燙上了“長征記”3個字,并用紅綢子包裹起來。1975年,周國才將這珍藏了幾十年的半截皮帶捐贈給國家,后由中國革命博物館(現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在第13集團軍軍史館里展出的,雖然是這件珍貴文物的復制品,但它始終激勵著集團軍官兵鑄牢“聽黨指揮”的軍魂。因此,習主席才深有感觸地說:“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鐵心跟黨走’的生動寫照。”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