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展覽,258企業勾畫網絡未來圖景
從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可以暢想未來五年互聯網將如何影響中國;越來越多的人將在虛擬空間得到現實紅利
16日下午,習近平來到“互聯網之光”博覽會視察。習近平看到的,是中國頂尖的互聯網技術。
參加展覽的258家企業,既給了BAT這樣互聯網巨頭互飆尖端技術的機會,也給了小型創業公司展示的平臺。
博覽會設置的發展理念區、“互聯網+”主題區、創新展區和專場發布區四大板塊,詮釋中國互聯網21年的發展歷程,展示國際互聯網最新技術和產品的應用。這里展示的,是中國網絡未來的圖景。
百度無人車,在展覽開幕之前剛剛完成了實際路測。借助于地圖定位等技術,在正常車流中,它完成了變換車道、掉頭等動作。
阿里巴巴的阿里云,已具備世界級安全能力,每天防御超過數億次Web攻擊;360公司展示的是自主研發的“全球網絡攻擊實時監測預警系統”,能實時捕獲發生在全球的網絡攻擊。
另外,中國電信的5G技術和工業云平臺、中國自主可控的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SAP的工業機器人,IBM的認知計算等均為首發產品及技術。
新京報是展覽中唯一的平面媒體代表。在互聯網+的轉型大潮中,這份報紙堅守新聞原創,擁抱新技術新渠道,打造擁有數字版、微信矩陣、大燕網、動新聞、熱門話題客戶端等多個新媒體品牌的“全媒體內容原創生產平臺”。
當然,這里并不只是炫技的平臺,“人文情懷”讓技術充滿溫度。
“你們好!你們現在的生活好不好?”16日下午3點半,習近平通過視頻與養老院的老人“隔空”對話。
在那一刻,這個率先在烏鎮試運營的“互聯網+養老”體系進入全國視野,集納了線上線下系統,通過信息平臺、物聯網、互聯網APP,能夠實現對老人的全方位監護。
為期4天的“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吸引了業內外人士的關注,新華社發文稱,從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可以暢想未來五年互聯網將如何影響中國。可以預見,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將在虛擬空間得到現實紅利。
31位高參,中國互聯網匯聚全球智慧
“高咨委”聯合主席法迪·切哈德說,希望世界互聯網大會成為一個創新治理的討論之地
昨天下午,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閉幕新聞發布會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任賢良表示,大會經“高咨委”提議發布了《烏鎮倡議》。
“高咨委”的全稱是世界互聯網大會組委會秘書處高級別專家咨詢委員會。這個委員會匯集了31位頂尖的中外互聯網領域的“大咖”。他們均是來自政府、企業、學術機構、技術社群等方面的頂尖人才。
16日正式成立的“高咨委”,由中國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和國際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總裁法迪·切哈德擔任聯合主席。
法迪·切哈德在擔任聯合主席后,接受了新京報專訪。他說,作為聯合主席,我想有兩個角色要擔當:第一個角色,是和中國政府分享我在世界其他地方聽到的聲音。第二個角色是向世界分享我對中國的認識。很多時候中國被誤解,我想我會盡最大的努力和誠意去和很多人分享我聽到的、看到的真實中國。
法迪·切哈德希望能盡自己最大努力幫助世界互聯網大會繼續舉行,成為一個創新治理的討論之地,不光是“創新技術”,而是“創新治理”全球互聯網。
大會閉幕時,經高咨委討論,大會組委會提出《烏鎮倡議》。
任賢良介紹,《烏鎮倡議》集中反映了有關各方推動網絡空間建設、發展和治理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的愿望和責任,進一步增強了國際社會對加強網絡空間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的信心和決心。
他表示,《烏鎮倡議》成為國際互聯網發展和治理領域的重要成果,被譽為“互聯網歷史上的里程碑”。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