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五緣灣濕地公園綠樹成蔭生機勃勃。
??诰W廈門12月17日消息(特派記者李晶晶)市民的文明素養和行為,折射出一座城市的品格。自2005年起,廈門連續4次蟬聯全國文明城市,今年來,更是運用共同締造理念,廣泛發動、倡導市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自覺踐行文明行為規范,向不文明行為說“不”。對于當前??凇半p創”工作,這無疑有著許多可借鑒之處。
凡人善舉樹立榜樣
行走在廈門的大街小巷,不時能看到“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的公益廣告。據了解,“共同締造”治理方式的導入,早已成為當地市民主動參與文明城市建設的自覺行為。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和南普陀寺聯合發起踐行垃圾不落地等6類公共文明準則的“善心善行365”活動;海滄區率先出臺《海滄區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禮儀行為規范》,打造文明行為示范學?!ㄟ^開展各具特色的創建活動,為市民時時、處處做出文明表率搭載平臺。
“善行人人可為,日日可為”,根據“日行一善”的理念,廈門開發推出了“善行”APP。市民可登錄簽到,寫下當天所做的善事,并與朋友分享。通過記錄與傳播善行善舉,發揮行善者榜樣作用,帶動更多人行善。
解文明城市“新難題”
城市發展新常態下,文明創建同樣面臨新難題。為整治不文明交通亂象,廈門市成立義務交警隊,向社會招募志愿者參與協助警務工作。通過參與路面交通協勤,提升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識。
為持續完善考評機制,促進創建常態,廈門創新測評方法,引入媒體作為第三方測評者,并成立“文明創建暗訪團”,根據群眾投訴的公共文明行為熱點問題每月深入城市暗訪。
如何長效提升文明風氣,是文明城市建設中的“老難題”。廈門以社區書院為平臺,全面推行文明講堂,吸引了不少家長帶孩子“聽課”,“自己學好了,還可以回去教給孩子?!睂iT從霞陽趕到興旺社區聽課的市民楊美珠贊不絕口。
營造愛管“閑事”氛圍
塑造市民公共文明行為,不僅在于引導市民自覺摒棄不文明行為,更是要倡議眾人敢于發出勸導制止的聲音,相互監督,形成全社會共同向不文明行為說“不”的良好氛圍。年初,廈門市委文明辦與當地媒體面向社會征集“十大不文明行為”,在全市掀起“舉報”不文明行為的熱潮。通過曝光市民身邊常見又易被忽視的不文明行為,明確市民公共文明行為規范,啟動“市民文明行為示范月”。
同時,以“文明小白鷺”為文明理念宣傳載體,開展“文明小白鷺、陋習我說不”系列活動,推動“文明小白鷺”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企業宣傳,營造起人人愛管不文明行為“閑事”氛圍。
?
?
?
相關鏈接:
海南媒體絲路行:抓“一帶一路”新契機 打造海洋經濟“廈門模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