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資產證券化(ABS)已成為市場熱點,各類型金融機構及企業均參與發行。未來,資產證券化業務的發展將有三大看點,即新商業模式的涌現、產品供求關系的演變,基礎資產進一步豐富。
新商業模式顯現
當前,資產證券化蘊含巨大商業模式價值,只是市場還鮮有實踐。但這一點,在阿里小貸證券化和京東白條證券化上已初現端倪。
阿里和京東提供典型的互聯網金融服務,資金周轉快速,應用大數據的信貸管理模式,但缺乏常規資金補充來源。證券化則有效彌補了這一短板,不僅帶來資金,而且與其運營特征高度契合。由此可能會開啟一種新的互聯網+證券化商業模式。
作為商業模式,證券化將是一種戰略工具,對企業而言,發行規模、頻率、成效都會大不相同,并深刻再構企業的面貌。
參考美國市場,MBS(抵押貸款證券化)是全美最大的證券化品種,大部分MBS又是房利美、房地美等“兩房”機構發行。“兩房”機構專門從抵押貸款公司、銀行等外部機構購買貸款發行證券化產品,不僅幫助貸款機構提高流動性,還可以通過利差、服務費獲利。可以說“兩房”機構是證券化商業模式的專業運作機構,由此也改變了證券化市場格局。
反觀國內市場,證券化發起機構百花齊放,更多意義在于創新突破和豐富手段,并非商業模式使然。事實上,證券化涉及成本、風控等多方面,而替代工具也很多,普遍化、高頻率的參與不會是新常態,因為規模不經濟。從商業模式角度看,未來也許一些新的商業模式顯現,證券化將更具特色,釋放更強的功能,并在特定領域異軍突起。
三方面把脈產品特征
證券化市場發展離不開有效的供求機制。當前,投資機構接受度普遍提高,并且流動性增加后導致資產荒顯現,證券化產品似乎還供給不足。
顯然,市場供求是非均衡的,略顯賣方市場的特征。因為,作為一種投資品,市場更多關注供給方的規模釋放、會計出表、融資成本、市場聲譽等,而較少從需求方的投資偏好來看待產品應有特征。
從市場經濟規律來看,一般都把形成有限的買方市場作為市場運行目標。隨著證券化市場發展,有理由相信未來會逐步體現買方市場的特征。那么,按照買方市場邏輯,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進一步把脈產品特征。
一是,投資需求體現宏觀經濟走勢,振興消費是一主線,證券化產品供給可圍繞“衣食(消費貸款ABS)住(MBS)行(車貸ABS)”,以及其他升級消費;另一方面,投資需求還體現在機構對資產的區域、行業多樣性配置方面,證券化產品可幫機構實現相關目標。
二是,價格信號機制也將日趨健全,使得證券化產品定價將體現差異化的風險溢酬,改變目前產品評級普遍偏高,定價不能體現產品風險分散度、久期、風控能力差異的狀況;同樣,供給方也可以在讓渡資產選擇、再投放收益中獲得準確的價格信號指引。
三是,產品設計將與個性化的細分市場需求高度融合,充分滿足基金、保險、私募、資管、銀行等各類機構的投資偏好,由此推動基礎資產類型、證券分層、內外部增信措施、風險自留等產品要素的多元化。
知識產權證券化
將應運而生
證券化早期的基礎資產是貸款、應收賬款,特點是價值直接記錄資產負債表上,是會計上已確認記錄的“有形資產”。而基礎設施、景點、公用事業等的收費權納入基礎資產范疇后,證券化的外延則極大拓展,融資人、現金流產生方式似乎不再固化,而是可以根據交易屬性來定義。當然,收費權可能尚未形成資產負債表內應收賬款資產,但并不影響證券化交易。相對前者,收費權是“將來”的“有形資產”,價值依賴于對未來現金流的界定和預測。
基礎資產的拓展還將迎合知識經濟的時代背景,在國外,專利、版權等知識產權的證券化已有實踐。知識產權較之貸款、收費權是更大的突破,它完全由法律手段制造,而不是經濟活動自然產生,是典型的“無形資產”。不僅資產對應的現金流價值難以用常規手段界定和預測,風險特征也更加特殊。在我國,基于法律、監管等條件限制,還未有此類實踐,但隨著我國知識產權市場的成熟,相信此類產品也會應運而生。
?
?
?
相關鏈接:
索福瑞否認收視造假:目前證據尚不足以證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