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的一名村民,近日進山尋找自家馬匹,不想在一片密林中,遇到一只正爬在云杉樹上的野生大熊貓。而經科研人員調查,這竟是一只野生大熊貓。
11月20日,甘南州舟曲縣武坪鄉沙灘村一村民,進山找自家走失的馬,突然聽到有動物在樹上發出“呦呦”的叫聲。他悄悄靠近,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只個頭不大的大熊貓。該村民觀察了一陣,錄制了視頻,才悄悄離開。當晚,他向當地林業部門反映了這段“奇遇記”。
熊貓出現的這片林區,地處長江上游、甘肅省東南部的一片伐木基地,在國家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后,這里禁伐封育,昔日伐木工今成保護者,插崗梁省級自然保護區在此成立。這只野生大熊貓幼崽的“露臉”地,正是插崗梁自然保護的緩沖區。這個保護區,是甘肅省7個有野生大熊貓棲息的自然保護區之一。
接到這個消息,插崗梁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派出科研人員實地勘察。經過比對,他們認為這只幼崽尚未完全斷奶,當時是跟隨它的媽媽一起外出覓食。而大熊貓媽媽應該就藏在附近,只是這位村民沒有發現而已。這片林區的海拔大約是2500米左右。
記者15日了解到,這是插崗梁自然保護區繼今年5月兩次有人反映“奇遇”野生大熊貓后,第3次發現大熊貓活動蹤跡。這再次映襯出被稱為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生態環境又有新的改善。
甘南州的舟曲縣、迭部縣一帶,屬于長江流域,林深水急,雖然海拔相對較高,但氣候相對溫暖,被稱為“藏鄉江南”。資料顯示,上世紀70年代我國開展第一次大熊貓調查時,迭部縣、舟曲縣都發現了野生大熊貓。但第二次大熊貓調查卻發現,迭部、舟曲這兩個大熊貓的“老家”都碰不到野生大熊貓了。
本世紀初,第三次大熊貓調查在迭部縣發現了9只野生大熊貓,但舟曲縣仍沒有任何野生大熊貓的蹤跡。全國第四次野生大熊貓調查顯示,有19只野生大熊貓定居在“藏鄉江南”,比10年前相比增加了10只。其中,插崗梁自然保護區分布有6只野生大熊貓,比10年前增加了4只。
據甘肅省野生動植物管理局大熊貓保護科介紹,為了悉心呵護甘肅省東南部地區生態總體向好、野生大熊貓種群增多的現狀,甘肅省加強了自然保護區的巡護監測力度,對野生大熊貓的“鄰居”們開展以“生計替代”和“能源替代”為主的綠色扶貧,以減少對大熊貓等野生動物可能造成的傷害,確保大熊貓的安全。
?
相關鏈接:
雅安一只大熊貓饑餓和疾病纏身 下山求助獲救?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