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民警將嫌疑人帶回武漢。通訊員王旭東 攝
2013年下半年起,武漢市國稅局在稅務查緝過程中,發現有70多家企業登記有法人代表、經營地點,而實地走訪卻發現無生產場地、無辦公人員、無經營賬目,此事蹊蹺。2014年6月,稅務部門將此線索提交給武漢警方。
專案組接手案子后聯系企業負責人,沒想到電話全都關機。隨后,民警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了數十個可能相關的賬號,通過查賬,始終無法鎖定一個具體的涉案賬號。專案組安排偵查員到工商登記機關、稅務機關,收集所有涉案資料,認真查詢比對,終于有一個會計進入偵查視野。
這名會計是一中介機構工作人員張某。她向民警介紹,自己替3家公司領購、開具增值稅發票,辦理稅務事務,公司經營情況并不清楚,只知道老板自稱“孔經理”。孔經理只有交接票據的時候才會露一次面,他會用短信將開票信息發來,開票后他會來取,每次都開著一輛綠色無牌本田轎車。
偵查員再查這些空殼企業,法人代表里確實有個孔老板。偵查員收集孔某的照片和其他相關信息,交由中介機構人員辨認,“就是他!”會計們一下子就作出了肯定回答。
2014年8月,這宗案件正式立案,孔某被明確為重要的涉案嫌疑人。
資金“空轉”掩人耳目
偵查員會同稅務稽查人員徹查孔某公司的發票,發現有26份進項抵扣發票存在問題,另外,他的資金周轉中存在大量網銀匯款,且主要涉及沿海地區出口退稅案件多發的地區,所謂的經營產品也主要是皮革等高退稅率的物品,其利用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騙取出口退稅嫌疑重大。
專案組會同稅務稽查部門兵分四路,前往重慶、安徽、河南和山東等地31個農村專業合作社實地調查得知,孔某公司從這些地方取得的1121份、票面金額1億多元的農產品收購發票也被證實為假發票。
偵查員調查與之往來的企業,青島泰瑞鞋業由此浮現出來。泰瑞鞋業先后開出了199份、價稅合計2326萬元的票據給孔某。偵查員對兩個公司的資金流一遍遍地進行篩查,在數以千計的轉賬記錄中終于發現一個規律,孔某一旦收到青島泰瑞的資金,馬上就會轉入一個叫“趙某雨”的賬號,接著再轉入“趙某英”、“海某沛”的賬號,在相同匯款時間,資金又流向一個叫毛某某的個人賬戶,而毛某某正是泰瑞的法人代表。原來利用趙、海等人的賬戶,青島泰瑞匯給孔某的資金“空轉”一圈后,又回到了泰瑞法人代表的賬戶。
虛開3.7億元增值稅發票
在對賬目反復篩查時,偵查員們又發現一個規律,孔某的資金通過趙某英、海某沛等的個人賬戶,轉給青島泰瑞時總有占開票金額的5%的缺口。專案組到東莞實地調查證實,趙、海二人是夫婦,經營一家未經工商注冊登記的小皮革公司,在一鞋材市場個人承租經營,他們幫助孔某轉賬,每次收取了5%的好處費。
咬定孔、趙、海等3名嫌疑人后,專案組在相關部門配合下,逐步摸清了一個輻射湖北、江蘇、廣東、河南、河北、安徽、山東等9省3市的特大虛開犯罪網絡,并逐一鎖定了犯罪嫌疑人。
2015年元月9日,在省公安廳的協調指導下,武漢警方會同武漢稅務部門聯手出擊,兵分七路,趕赴江蘇徐州、湖南周口、安徽阜陽、山東青島、廣東東莞、河南開封、河北邢臺等7個城市同時展開抓捕行動。今年元月17日,數地同時收網,7名團伙成員悉數被擒,警方收繳一批作案公章、發票、合同、信用卡以及電腦等有關物品。
到案后,專案組審查孔某等作案團伙成員,在鐵證面前,他們不得不交代,70多家“皮包公司”幕后老板均是孔某,他擔心自己被查,只擔任了部分公司的法人代表,一共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3700多份,涉及票面金額多達3.7億元,稅額6300多萬元的作案事實。
70多家“皮包公司”既沒有廠房員工,又沒有經營項目,卻頻頻向國稅部門申請出口退稅;各公司資金流表面正常,天衣無縫,背后卻暗藏巨大的黑洞。面對這樣一伙手段高明、作案隱蔽的犯罪分子,武漢警方經偵部門歷經一年多,一舉摧毀了一個跨9省3市作案的特大虛開增值稅發票團伙。
武漢晚報記者昨從武漢警方獲悉,這個犯罪團伙已被起訴。
?
?
相關鏈接:
海南破獲特大制售假發票案 票面可開20億元金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