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財經股市>

    “雙11”后暴露快遞業五宗罪 專家吁加重違法處罰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5-11-27 07:34

      “雙11”后暴露快遞業五宗罪

      專家認為,遞送貴重物品應進行保價,并加大行業違法的處罰力度

      伴隨著2015年“雙十一”購物節結束,全網1229.4億元的新銷售記錄隨之誕生。這足以證明在新的商業形態下的中國經濟力量和國民消費能力。但同時,“雙十一”產生6.8億的包裹數也考驗著各大電商及快遞公司的物流能力。

      近日,《經濟參考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快遞規模呈幾何形增長的同時,卻仍然難以擺脫包裹丟失、物品損壞、快遞變“慢遞”,物品丟失受損索賠難等行業亂象。

      快件完全“消化”還需一周

      不少參與的消費者抱怨,自己“雙十一”血拼的“成果”十多天了還沒收到,有網友甚至說“等貨等到有點懷疑人生,感覺手白剁了”。一時間,“物流倉庫著火”“快遞員集體辭職”“快遞公司老板跑路”等猜測都冒了出來。

      據一位快遞公司負責人透露,目前“雙十一”快遞高峰已經過去,但由于積壓的包裹仍然存在,要完全“消化”還需要一周左右時間。

      在北京的王女士“雙十一”購買了一件大衣,卻足足等了15天才收到。王女士說,那時北京溫度為零上10度,因此,這件大衣就是為了在稍微暖和時穿,但沒想到溫度變為零下10度時才收到,衣服也早已不適合穿了。她說,雖然理解“雙十一”快遞集中,遞送會延遲,但沒想到會這么久。另外,讓她更不理解的是,22日已到離家200米之隔的申通派送點的包裹,為何遲遲在四天后才遞送。

      快遞業亂象五宗罪

      記者盤點發現,當前快遞業亂象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亂象之一:快遞變“慢遞”。

      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 2015年10月,國家郵政局和各省(區、市)郵政管理局通過“12305”郵政行業消費者申訴電話和申訴網站共受理消費者申訴68715件,其中,涉及快遞業務問題的66512件,占總申訴量的96.8%。其中,投遞延誤占總投訴量25.5%,環比增長42.6%。

      亂象之二:暴力分揀。有業內人士表示,快遞件在分揀過程中最容易出現損壞,如果在“雙十一”這樣快件量非常大的時期,分揀中心工人操作難免出現拋扔等情況。

      威海王女士此前向媒體投訴,此前通過圓通快遞遞送的“價值百萬”的清代海黃木觀音被快遞遞送過程中損毀,但快遞公司給予的答復僅是賠償300元。

      王女士說:“當時快遞打開的時候,我心情一下子涼了,因為里邊已經破損了,底座碎的零零散散的,我當時的時候就想,這下怎么辦,這下這個東西一文不值了。而此前深圳某鑒定機構對該品的估價是100萬-300萬港幣。”

      威海圓通快遞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因屬于易破碎的物品,總部將責任歸給了發貨的淄博圓通快遞公司。但淄博圓通卻表示,公司只愿意承擔300元的賠償費。

      亂象之三:快遞“實名制”落實模棱兩可。目前“實名制”新政已經開始實施,大部分快遞網點收寄員會要求開包驗視,不過面對不斷增加的快遞包裹量,亦有部分網點對身份查驗絕口不提,為快遞埋下了不少的安全隱患。

      亂象之四:快件丟失,賠償總是難以談攏。各地關于快件丟失的新聞頻見報端,快遞物品發生損害、丟失時,不少快遞公司隱瞞信息,追責處理不積極,消費者則往往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微博博主“小飛俠米蘇”更是遭遇了小說般的劇情。她表示,在雙十一買了羽絨服,第三天商家發貨,18號片區快遞員正在派送,到這一切正常。但讓她沒想到的是,18號就顯示已派送的包裹,卻遲遲不見蹤影。

      因此,接下來的幾天,演繹般的劇情來了。她說,22號時她選擇聯系快遞員,但電話被掛,23號打快遞總部投訴,說下午會處理,依舊沒人理。24日打快遞員電話,接起來對我說“這電話是我撿的”。隨后又繼續打了另一快遞員,說該人跑了,經理安排了別人。最終兜兜轉轉,至今還未收到。

      亂象之五,部分快遞從業人員服務態度差。

    ?


    ?

      消費者如何有效申訴

      原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永驛智庫負責人邵鐘林表示,快遞在運輸過程中發生意外時,首先要考慮寄快遞方的損失,并按照“誰攬收誰賠償”的原則,盡快賠償。

      邵鐘林認為,電商可按物品網上價格索賠,但如果價值特別貴重,且并未進行保價,這種情況快遞公司不會按照原價賠償,具體賠償金額需要雙方協商。

      例如,圓通快遞給出的賠付標準便顯示,若因公司原因造成托寄物損毀、丟失的,寄件人選擇購買了本公司提供的保價服務,本公司按托寄物的聲明價值和損失比例進行賠償,托寄物的聲明價值高于實際價值的,按實際價值賠償。如未購買保價服務,則本公司按行業標準,及運單條款的相關規定在不超過運費5倍的限額內賠償托寄物損失的實際價值。

      不過記者查閱發現,根據新版的《快遞市場管理辦法》,在快遞服務過程中,快件(郵件)發生損毀,快遞企業應當按照與用戶的約定,依法予以賠償。對于未購買保價的快件,應按照交付或應當交付時貨物到達地的市場價格計算。在這個過程中,快遞丟失物品的價值是多少,應由消費者舉證,證明其實際價值。

      對于理賠不合理的情況,邵鐘林指出,可以找消費者協會進行協調,還可以找12305進行申訴,或者選擇民事訴訟。

      邵鐘林提醒消費者,在進行貴重物品遞送時,寄送人應進行保價遞送,一方面,遞送人員將更加謹慎,另一方面,若出現問題后,也會盡可能減少寄送人的損失。

      此外,邵鐘林說,日前國務院法制辦對《快遞條例(征求意見稿)》開始征求意見。擬對快遞員拋扔踩踏快遞最高處5萬元罰款。但從目前來看,如何監管與認定仍是難點。因此,他指出,因加大企業與遞送人員違法的處罰力度,這樣一來,若違法將帶來的高成本會促使行業提高自律的警覺性。

      還有業內人士表示,在使用快遞服務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存好快遞運單等單據證明。快遞運單等同于格式合同,是判定企業是否有責任的關鍵證據。寄件時寄遞物的種類、重量、價值、是否保價、有何特殊約定都應在名單上注明并妥善保存。其次,收取快件時發現外包裝破損或有重新包裝的痕跡,必須與快遞員一同驗視內件,需要拒收的一定要讓快遞員在運單上備注清楚情況并拍照存檔。再者,不要輕易將快件交單位前臺或門衛等他人代收。如果經收件人同意交他人簽收后發現快件損毀或短少,將無法確定是哪一方的責任,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梁倩] [編輯:林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