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1300萬“黑戶”洗白的深層次意義
    1300萬“黑戶”洗白的深層次意義
    來源: 人民網-觀點頻道 作者: 時間:2015-11-26 15:56

      1300萬!這個數字背后有個略顯殘酷的身份標簽,即“黑戶”。近日,公安部召開會議,研究解決全國無戶籍人口的戶口登記問題。此消息能讓占總人口1%的無戶籍人員感到振奮,但也難以掩蓋“黑戶”不能承受之重。

      戶口雖是幾頁紙,但和權益密切相關。沒有戶口可謂寸步難行。用“生活不能自理”來形容他們的生存狀態,一點都不為過。關注并解決這個社會難題,有其緊迫性,也離不開創新人口管理。

      實際上,“黑戶”是個歷史遺留的產物,其產生原因有多種。總體而言,有的因為父母違反計劃生育政策,未能上戶;有的屬于棄嬰、收養或領養的范疇;有的則是戶籍辦理問題造成的“被黑戶”。不難看出,所謂的“黑戶”人員往往是無辜的、被動的,只因某些不可抗的緣由而成為社會的另類人,游走在社會邊緣,在某種程度上既無法感受應有的公平,也會影響社會整體和諧。

      哲人有言,人在本質上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如果一個人從降生伊始就被剝奪了進入社會領域的身份,那么就意味著被無情地拋棄在外,其每一步成長、每一個腳印都與社會產生著撕裂感。更何況,依法登記戶口是憲法和法律賦予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放在現實視域,吃喝拉撒、生老病死都得不到同等對待,那么這既挑戰著一個國家的治理能力,也檢驗著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由此可見,在具體措施、制度安排和頂層設計上,為“黑戶”洗白、為戶籍管理改革破冰,勢不容緩。

      更重要的是,閉幕不久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在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人口結構發生重大變化時,諸如與計劃生育政策捆綁而產生無戶籍群體的歷史,應該終止了。同時,誠如公安部會議所明確的,“區別情況、分類解決,分類實施相關政策”,重視問題也就邁出了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這一改革值得期待。

      戶籍辦理與“超生罰款”的征收脫鉤、逐步取消社會撫養費……一些具體措施已在各地鋪開,而創新人口管理,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才是治本之策。否則,“本是黃皮膚、奈何黑身份”的悲劇仍會延續,“權利飛入百姓家”還內外有別,如此,全面小康社會怎能實現公平正義?

    ?

    ?

    相關鏈接:

    河南一鎮政府違規出臺戶籍管理意見 鎮領導遭批
    十三五生產要素改革全面提速 戶籍改革排名靠前
    成都農民工隨遷子女入學政策松綁 父子戶籍可不同

    ?

    (編輯:吳茜)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