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大連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了解到,大連警方有效發揮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成果,經過近半年的縝密偵查,于近日成功破獲了系列地下錢莊案件,同步收網抓獲犯罪嫌疑人14名。經調查,該案涉及非法交易賬戶2000余個,僅在農業銀行就查實通過銀行非法轉賬交易額達288億元,涉及4個成員較固定、分工明確的非法換匯團伙,每個涉嫌犯罪團伙日非法交易額均超過10萬美元。
大連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先后會商人民銀行反洗錢處、外匯管理處、人民幣跨境業務處等部門,并與這些部門進行密切合作,對大連本地異常交易帳號進行排查,掌握了大量有價值的信息線索。在案件經營中發現張某有重大嫌疑,經過深入調查張某的背景資料和銀行賬戶交易記錄,專案組發現,他的涉案賬戶多達137個,交易對手上千人,隨對其重點布控偵查,為了查清眾多涉案嫌疑人的組織架構和人員動態,專案組充分利用全局“4+1”合成作戰優勢,在屬地公安分局的嚴密配合下,通過大量的走訪調查,逐漸掌握了涉案人員的作案手段和規律。在逐一對涉案賬戶進行調查過程中,民警發現這60余個涉案人中既有嫌疑人的同伙,也有其他涉嫌非法交易團伙成員,還有與犯罪嫌疑人兌換外匯的“客戶”。為了不打草驚蛇,民警篩查出這些客戶,并讓他們協助指認犯罪嫌疑人。
公安機關在對相關銀行進行調查期間,經過縝密偵查,辦案民警共查詢銀行賬戶2077個,查閱出140余萬條頻繁外匯交易,并嚴密篩查出相關嫌疑人60余名,僅在農業銀行就排查出疑似非法兌換外幣賬戶100余個,交易流水資金高達1100億元人民幣,其中涉及非法交易金額約288億元,基本確定了張某等近60人構成非法外匯交易重大嫌疑。
通過“客戶”的指認,經過抽絲剝繭的調查和細致入微的研判,警方發現張某并非該案的主要嫌疑人,驚人的非法交易數額后面竟然還有更大的幕后“大佬”。原來,張某等3人竟是家住大連市沙河口區錦繡地區的姚某所雇傭的“馬仔”,長期遵照姚某的指令進行操作,并負責與“客戶”交易,形成了一個固定的犯罪團伙。
警方尋線調查,又發現了與姚某團伙有著常年非法換匯往來的6個團伙,共10名犯罪嫌疑人。在落實了所有相關的犯罪團伙組織架構后,專案組開始對全部嫌疑人進行全方位布控,并精心計劃準備實施周密的抓捕行動。
11月,專案組民警分頭走進各大商業銀行,對涉案賬戶交易的證據鏈條進行了30余次的反復調查和取證。萬事俱備,16日清晨6時,在多警種的配合下,采取大規模集中行動,對涉案成員進行統一收網,14名犯罪嫌疑人悉數落網。在抓捕過程中,主要犯罪嫌疑人姚某聽到風聲,還打算乘飛機“跑路”,結果在機場被早已布下天羅地網的公安機關當場抓獲。當日,公安機關在集中行動中共繳獲國內外各幣種現金折合人民幣200余萬元,作案用銀行卡223余張,計算機設備等46臺套,點鈔機3部,對講機3部,手機10部,賬簿28冊。其中,僅在姚某家就搜出各類外幣現金折合人民幣80余萬元。
據犯罪嫌疑人姚某等人交代,這幾個犯罪團伙成員中,很多人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從事非法換匯活動,也就是俗稱的倒匯“黃牛黨”。由于我國一直采取的外匯管制制度,在銀行兌換外匯有額度限制,一般每人每年最多只可購5萬美元的外幣,每日取現最高額度也僅為1萬美元。相對銀行的限制,找“黃牛”兌換大額美元不僅無額度限制,更無需復雜的手續和證明,外匯“黃牛”因此有了生存空間。
從2007年至2008年開始,這7個團伙通過某些公司又開始在境外設置離岸賬戶,采取境內打入人民幣(外幣),境外取出外幣(人民幣)的 “地下錢莊”的模式,與吉林、山東、北京、沈陽等地其他相似團伙勾結,在全國范圍內大量從事非法交易外匯的勾當,為迎合境外賭博需求,他們甚至還在澳門、韓國等國提供一對一賭場換籌等新型服務,從中謀取高額不法收入。
據了解,到案的所有犯罪嫌疑人均對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警方已對14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了刑事拘留和取保候審強制措施。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下一步,辦案民警將以他們的涉案賬戶作為依據,發起集群戰役,繼續開展深入落地核查工作,擴大收網范圍。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換匯交易還應該去國家指定的銀行及其他正規的外匯交易機構,不給此類違法犯罪提供侵害國家經濟利益的“市場”和“溫床”。
?
?
?
相關鏈接:
廣州查處7億多元非法集資案 53名涉案人員被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