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任琳
如果說G20是全球層面的治理構想,APEC則是亞太區域層面的治理努力。前者是全球經濟治理頂層設計,后者是亞太區域經濟治理協調機制。APEC的運作主要包括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部長級會議、高官會、委員會和工作組、秘書處。其中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作為APEC的核心運作機制自1993年起每年舉行一次,成為亞太區域重要的經濟治理協調與對話機制。
今年G20峰會強調“共同行動以實現包容和穩健增長”的主題,隨后的APEC會議將主題設定為“打造包容性經濟,建設更美好世界”。所謂包容性經濟可以從多個層面理解:一是實現包容性增長,通過重視(交通和互聯網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互聯互通,城鄉共同發展;二是在區域和全球層面倡導開放、包容的多邊貿易體制,惠及區域內包括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各經濟體。
第一個層面的包容強調參與、強調聯通、強調改革、強調創新。此次APEC首腦會大概會涉及應對全球經濟放緩和尋求經濟增長新動力等方面議題。參與、聯通、改革與創新,互聯網+、中小企業、人力資源開發、推動可持續增長等議題可能會受到眾多關注。
此前,不少亞太國家也表示了對中國經濟未來增長態勢及其影響的關心。長期以來,中國經濟保持較高增速,為世界經濟增長做出重要貢獻。目前增速雖有放緩,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在30%以上,仍是拉動區域經濟與世界經濟的重要“馬車”。需要強調的是,增長并非是世界發展的全部,關注質量、關注平等、關注環境的增長將吸引更多的目光。未來的增長將向高科技要質量,向創新要動力。這就需要抓住歷史機遇,進行內部結構調整與改革。前不久剛剛結束的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上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全面闡釋了中國深化改革的諸多重大舉措。
同時,伴隨結構調整和深化改革,包容性經濟也應該是歡迎其他國家共享發展機遇、提高合作水平、共享發展紅利的經濟。在APEC的框架下討論推動區域內價值鏈、全球價值鏈的深層發展,構建開放型、包容型經濟,將有助于共同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
第二個層面上談積極倡議、參與、構建“包容性經濟”,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出亞太區域經濟治理的現狀與挑戰。亞太區域內經濟治理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碎片化”,缺乏整合性機制實現成熟、有序、包容性的高度區域內協調機制。談亞太區域經濟治理與談東亞區域一體化的欠缺涉及的影響因素相近,歸結一下出現諸多特征的主要原因有:域外大國的影響、經濟治理機制繁多但安全治理機制嚴重欠缺、域內各國發展階段不同。
在APEC的框架下,我們也看到諸多包容性努力,例如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17日在馬尼拉接受采訪時表示,建設一個高質、全面、平衡、包容的亞太自貿區是亞太經合組織(APEC)所有成員的愿望。至于亞太自貿區的整合力、與其他區域內經濟機制的關系、落實推進等具體問題,亟需共同研究、值得期待。17日部長級會議在馬尼拉發表聲明 “應進一步推進(亞太自貿區)有關工作并進行追求”。
區域內機制整合的離心力涉及國際社會對未來全球經濟治理理念的不同認知。發達經濟體長期占據全球經濟治理的話語權,在全球貿易、投資、金融和服務領域中主導規則制定與治理主動權。然而新興國家為全球經濟治理做出的貢獻不容抹煞,發展中國家的權益需要保障。世界需要傾聽更具包容性的聲音。在美歐發達經濟體設置TPP、TTIP等高水準的經濟游戲規則之際,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也需要有自己的聲音。一方面,需要有前瞻性地預期世界未來治理格局的走向,客觀決策;另一方面,更要強調倡導建立包容開放的國際規則和國際秩序的重要性,突出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作為全球治理和區域治理重要參與者的客觀現實。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與籌建亞投行(AIIB)、絲路基金、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秉持的正是一種包容、對話與開放的心態,新興國家、發展中國家參與進來了,不少歐洲發達經濟體也積極響應。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新安全觀視野下新興國家參與全球治理的制度性權力建構及其路徑選擇”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4CGJ012)
?
?
相關鏈接:
[V觀APEC]習近平:決不讓任何事情干擾亞太發展進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