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平均工資數據公布出來之后,經常有媒體或公眾表示自己工資“被增長了”,感覺平均工資數據與實際生活感受存在差異,針對此問題,省統計局相關負責人一一做了解讀。
一、平均工資并不能代表全社會的平均水平
當前工資統計是統計單位的就業人員,而個體就業人員、自由職業者等非單位就業人員不在工資統計范圍內。我省每年5月份發布城鎮非私營單位和城鎮私營單位平均工資數據。城鎮非私營單位調查對象是:城鎮地區全部非私營法人單位,具體包括國有單位、城鎮集體單位、聯營經濟、股份制經濟、外商投資經濟、港澳臺投資經濟等單位。城鎮私營單位調查對象是:在內資法人單位中由自然人投資設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傭勞動為基礎的營利性經濟組織,包括按照《公司法》、《合伙企業法》、《私營企業暫行條例》規定登記注冊的私營有限責任公司、私營股份有限公司、私營合伙企業和私營獨資企業。
因此,當前的工資統計并不能代表全社會的平均工資水平,下一步,國家統計局將會進一步改革完善工資統計,努力提供更加全面、詳細的數據。
二、關于平均工資的幾點說明。
1、統計部門發布的是稅前工資。據國務院批準發布的《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工資的構成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和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6個部分。根據國際慣例,工資還包括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以及養老、醫療、失業、公積金等個人賬戶基金從就業人員個人工資中扣減的部分。所以,平均工資比實發工資高。
2、平均工資不等于個人具體工資。平均工資是反映某一個國家(地區)、一個部門或一個單位工資總體情況的指標,它不同于每一個人的具體工資水平。它是由統計部門根據每個單位上報的數據匯總計算得來的平均概念,即用各單位全年的就業人員工資總額除以同口徑的就業人員年平均人數,計算出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這一平均工資值具有計算簡單、易于理解的特點,但是也有自身不足之處:當數據的分布呈現正偏態分布時(低工資水平的人比較多),平均值就會高于中位水平,即大多數數據低于平均值。就目前我國居民收入而言,高收入的人比例偏少,而中低收入的人比例占大多數,平均工資受高收入群體影響更大。多數人的工資收入低于平均工資恰恰反映了我國工資收入差距較大的現實。另外,由于各單位所處行業、隸屬關系、單位性質、所在地區、經濟效益及個人所在的崗位不同等諸多因素,工資水平客觀上存在較大差異,因此需要參考多方面的數據來評價工資水平。
3、除了平均工資數據,還有一些結構化數據能夠反映不同群體、不同行業的工資水平。
(1)城鎮私營單位平均工資。2009年,國家統計局將城鎮單位統計范圍從非私營單位擴大到私營單位,并分別發布其工資水平數據。我省2014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49882元(其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50589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32707元。
(2)分地區、分行業、分登記注冊類型的數據。
省統計局在發布平均工資數據的同時,還發布了分地區、分行業、分登記注冊類型的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對比分析,可以得到不同領域或地區工資水平的差異情況。
如通過2014年海南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分行業數據看,平均工資最高的是“金融業”,其次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平均工資分別為97664元和79418元。平均工資最低的是“農林牧漁業”僅27748元。
分登記注冊類型看,2014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中,“國有單位”平均工資最高,為54978元。“城鎮集體單位”平均工資為38435元、“其他單位”平均工資為47786元。
三、關于平均工資數據與可支配收入數據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包括現金收入和實物收入。按收入來源分為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和轉移凈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與平均工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1、首先,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四個部分組成,除了工資性收入之外,還包括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和轉移凈收入(其中主要是養老金或退休金)。
2、其次,平均工資是從業人員工資的平均水平,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平均,它是以一個地區所有人的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和轉移凈收入總和除以這個地區的常住人口總人數得出。其“分母”既包括有工作和收入的人員,也包括沒有工作的離退休人員,還包括沒有收入的失業人員、未成年人等,這些沒有工作或收入的人員同樣分攤到數額相同的人家可支配收入。
?
?
相關鏈接:
海南公布各市縣平均工資:海口平均每月4217元[附表]
20省份去年平均工資出爐
多地社保繳費基數隨平均工資上調 網友嘆收入“被下降”
20省份平均工資出爐 海南非私營單位近5萬元
去年海南平均工資公布非私營單位員工年均49882元
2014年海南平均工資公布 啥行業最高?你拖后腿了沒?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