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兩千多年前的中國人就發明了可調節光線明暗的燈具,還能避免燃燒的煙氣污染空氣。記者從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現場獲悉,海昏侯主墓的北藏閣中出土了多盞各式造型的青銅燈,其中以雁魚燈的工藝價值和環保價值最引人關注。
記者在海昏侯墓文保房中看到,新發現的雁魚燈共兩盞,均為青銅質地。其整體作鴻雁回首銜魚佇立狀,雁體態寬肥,頸修長,身兩側鑄出羽翼,有短尾,雙足并立,掌有蹼。雁喙張開銜一魚,魚身短肥,下接燈罩蓋。
海昏侯墓考古發掘專家組組長、中國秦漢考古學會會長信立祥介紹,整盞燈由雁首頸(連魚)、雁體、燈盤、燈罩四部分套合而成。雁頸與雁體以子母口相接。魚身及雁頸、體腔均中空相通。燈盤圓形,直壁,淺腹,內有兩道直壁圈沿。一側附燈柄,可控制燈盤轉動。盤下有圈足,與雁背上的直壁圈沿以子母口套接。
“雁魚燈不僅工藝精湛,還蘊含著古代的科學原理,充分體現了古人智慧。”信立祥說,燈罩設計為兩片弧形板,可左右轉動開合,既能擋風,又可調節燈光亮度。
魚和大雁的身體都是空心的,點燃燈油或白蠟后產生的油煙被燈罩擋住,不能亂飛,只能向上進入雁和魚的體內。信立祥推測古人在雁腹中注入了一些清水,煙塵可溶入水中。此外,雁魚燈的四個部分均可自由拆裝,以便揩拭和清理煙塵。
漢代是銅燈制作的鼎盛時期。記者了解到,目前各地漢墓中出土的銅燈可分為盤燈、虹管燈、筒燈三大類。此次出土的雁魚燈屬虹管燈,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妻竇綰墓中出土的長信宮燈也屬此類。
“此前在廣西合浦縣和山西朔縣的漢墓中出土過類似的雁魚燈,墓主均為俸祿在兩千石以上的官吏。”信立祥認為,雁魚燈在當時造價極其高昂,不是普通百姓能使用的,有可能是一種只在高級貴族中流通的商品。
?
?
?
相關鏈接:
新疆古墓群現殉葬馬?證其為青銅時代晚期塞人遺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