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前三季度城鄉居民收入。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3日發布,這份文件繪制了中國未來五年發展的新圖景。梳理這份文件可以發現,在未來五年,以下這十大政策將實實在在地影響你的錢包。
——2020年城鄉居民收入翻一番
【政策】
《建議》提出: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
【解讀】到2020年城鄉居民收入翻倍,這是改善民生的“硬要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919元。要實現收入翻倍的目標,意味著到202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達到38218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1838元,屆時城鄉居民的錢包將會更鼓。
如何實現收入倍增的目標?毫無疑問,保持中高速的經濟發展是基礎,畢竟“蛋糕”做大了,每個人才能分得多。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中表示,到2020年翻一番,按照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的要求,“十三五”時期經濟年均增長至少也要達到6.5%。
除了經濟發展、國家推動,對于普通勞動者而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綜合室主任王學力建議,未來中國產業結構要邁向中高端,對職工的技能、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職工需要不斷學習,通過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在適應經濟結構升級需要的同時,實現收入的提高。
——加快建立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稅
【政策】
《建議》提出:實行有利于縮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顯增加低收入勞動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快建立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
【解讀】目前,中國實行的個人所得稅制是分類稅制,即將個人所得分為工資薪金所得等11個項目分別征稅。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大樹對中新網記者表示,現行稅制下,納稅人的家庭負擔因素沒有被考慮進去,而且由于工資薪金所得實行的是由單位代扣代繳,征管較為方便,因此,工薪收入者構成了個稅的主體,個稅被指淪為了“工薪所得稅”。
今年以來,官方多次表態要“研究提出個稅改革方案”,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也曾多次提出,下一步改革個稅的方向是由目前的分類稅制轉向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稅制,在對部分所得項目實行綜合計稅的同時,會將納稅人家庭負擔,如贍養人口、按揭貸款等情況計入抵扣因素,更體現稅收公平。
在外界看來,隨著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的建立,納稅人的家庭負擔因素將會被考慮進入,老百姓的個稅負擔也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減輕。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