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中國夢召喚抗戰精神

    ??诰W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5-09-05 18:45

      總有一些時刻,會成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集體記憶非常重要的節點。

      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日,就是這樣的節點。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國“密蘇里號”巡洋艦上簽下了投降書,中國政府代表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確認,日本無條件投降。

      這一年的9月3日,中國大地舉國歡慶。自此,這一天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70年后的這一天,北京天安門廣場,印刻下新中國第一次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閱兵式的烙印。

      這是莊嚴的國家告慰。回望這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全民族抗戰,我們更加緬懷那些為國捐軀的抗戰先烈。此時此刻,必須告慰所有在日本侵華戰爭中不幸死難的同胞們,告慰所有在近代以來抗擊外來侵略中英勇犧牲的同胞們,告慰所有在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偉大斗爭中英勇獻身的同胞們: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具有保衛人民和平生活堅強能力的偉大國家,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中國人民正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中華民族的發展前景無比光明。

      這是刻骨的民族記憶。“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離夢想如此之近?!彪x夢想越近,越不能忘記這場中華民族走向偉大轉折的全民抗戰,越不能忘記這場全民族抗戰的悲壯歷史。從1931年到1945年,14年艱苦卓絕的抗爭,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以上,付出了時值2000億美元的直接損失、5000億美元的間接損失,付出了十數年國家發展被迫中斷的巨大代價。我們要牢記,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為何由盛世淪落到任人宰割;我們要牢記,中國人民在抗戰中怎樣由“一盤散沙”變成“磐石一塊”;我們要牢記,有著5000年文明史的東方古國是如何在無以復加的苦難、戰難中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牢記歷史,是為了避免重蹈覆轍,贏得光明未來;牢記歷史,是為了再振抗戰精神,更加圖強奮發。

      這是鄭重的人民宣誓。東方主戰場的偉大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犧牲和重大貢獻。今日隆重紀念,是宣示中國人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堅定決心。自古以來,和平就是人類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陽光一樣溫暖、像雨露一樣滋潤。有了陽光雨露,萬物才能茁壯成長。有了和平穩定,人類才能更好實現自己的夢想。70年后的今天,我們更加體認到和平發展的來之不易。中國人民要莊嚴昭告國際社會:今天的中國,是世界和平的堅決倡導者和有力捍衛者,中國人民將堅定不移維護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中國人民有保衛世界和平的堅強意志,一定會與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一道,堅決捍衛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與國際公平正義,堅定維護二戰勝利后國際秩序,堅持和平發展的時代強音。

      這是深情的夢想訴說。抗戰勝利是中華民族從衰敗走向振興的一個偉大轉折,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發端,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出征點。經過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中國打敗了窮兇極惡的日本侵略者,贏得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這一偉大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洗刷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重新確立了我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中國人民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開啟了古老中國的新征程。今天,中國人民一心為夢想打拼,我們更難忘懷為追求夢想而舍身取義的先烈們;中華民族離夢想如此之近,我們更要以百倍的輝煌去慰藉曾經苦難的中國。

      這是復興的精神呼喚。國家的精神、民族的精神,不獨屬于某一代人,它是一個民族代代學習、認知世界的底色,傳承、光大國家精神民族精神的源頭?!耙詯蹏髁x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因素?!敝袊嗣裾湟曔@場全民抗戰鑄就的偉大抗戰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這不僅是中國取得抗戰全面勝利最重要的精神力量,更是中華民族精神寶庫中最富激勵、最為持久、最能傳承的精神財富,亦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原點所在。牢記偉大抗戰精神,可以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更加澎湃的精神動力,如期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就是要弘揚國家利益至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

      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把炮火傾瀉到中國大地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就此打響,中國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1937年7月7日,日本法西斯悍然發動盧溝橋事變,并瘋狂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

      “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生死存亡之際,中國人民的愛國情懷被充分激發出來,舉國上下用血肉筑起一座抵御侵略者的血肉長城。隨著抗日戰爭的全面打響,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空前迸發,展現出了無比強大的力量。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底蘊和靈魂。國難當頭,民族利益、國家利益至上。在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急時刻,中華民族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如火山爆發。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倡導和全力推動下,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及其他黨派、愛國團體,組成了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各種抗日組織和武裝力量如百川歸海,與日本法西斯展開殊死戰斗。

      抗日戰爭留給中華民族最大的遺產,是它以極為深重的民族苦難這種特殊方式,使中華民族實現了浴火重生??箲鹁窦仁堑钟馕曛?,也是推進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實現民族復興之魂。而其中的核心因素,便是這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無限釋放。

      今天,我們豪邁地踏上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國夢是人民的夢,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夢想,是當代中國最高的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在這一追求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征程上,我們更要高擎國家利益至上、民族利益至上旗幟,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穩定的發展環境,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良好發展勢頭,緊緊抓住發展的戰略機遇期,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就是要弘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民族團結意識

      “九一八”事變后,中共瓦窯堡會議通過了《中央關于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決議》,明確提出中國共產黨應該執行建立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捌咂呤伦儭焙螅湛荛_始全面侵華。翌日,中共中央即通電全國指出,“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

      面對占有絕對優勢裝備和訓練有素的日寇,曾經一盤散沙、長期處于內戰狀態下的中國人清醒地意識到,如果沒有全國各民族的大團結,就不可能取得對日本侵略者斗爭的勝利。

      代表著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國共產黨,秉持民族大義,肩負歷史重任,以自己的政治主張、鋼鐵意志和模范行動,推動成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制定正確的戰略策略,開辟廣大敵后戰場,抗擊和消耗了數目龐大的日偽軍,成為維護抗日統一戰線的中流砥柱。

      “妻子送郎上戰場,母親叫兒打東洋?!痹谶@場全民抗戰中,多少熱血兒女,視死如歸奔赴抗戰最前線。當祖國面臨危難,敵人的炮火點燃的是中華民族團結抗爭的勇敢,換來的是最終勝利的吼聲。

      “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在抗日烽火中誕生的《義勇軍進行曲》,在新中國成立之時被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國歌,是最深刻的民族記憶。今天唱來,依舊慷慨激昂,令人血脈賁張,激勵著全體中國人民,穿越歷史,奔向未來。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弘揚以團結統一為重要內容的偉大民族精神。各民族團結統一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是實現中華民族繁榮富強的希望所在。

      百年追夢的歷史告訴我們,一盤散沙,不能成就復興偉業;各行其是,實現不了光明愿景。只有“磐石一塊”,才能無往不勝、無堅不克。當今中國尤其需要團結統一的社會共識,繼而凝聚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力量。

      團結統一的“正能量”,既源于對共同理想的認同與追求,也離不開人民對自身利益的關護與感受。中國夢最大限度地兼容了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讓全體人民都能從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中看到自身利益之所在,都能在改革開放中享受人生出彩、夢想成真、與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進步的機會,從而結成真正的命運共同體。

      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就是要弘揚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民族英雄氣概

      抗戰初期,由于正面戰場遭遇極大挫折,一時間,“亡國論”有之,“速勝論”亦有之。在延安的一孔窯洞內,毛澤東寫下了不朽的軍事名著《論持久戰》,以極具歷史性的戰略眼光,勾勒出抗日戰爭發展演變的三個階段,并響亮地指出:戰爭的最后勝利終將屬于中國人民。

      這本小冊子,也引起了國民黨高級將領的注意。時任國民黨最高統帥部副總參謀長的白崇禧,從周恩來手里拿到《論持久戰》后一氣讀完,并將其概括為兩句話:“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在征得周恩來同意后,他將此書以國民黨軍事委員會的名義通令全國,作為抗戰的指導思想。

      自信揮戈能退日,河山依舊戰旗紅。舍生取義,殺身成仁。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不畏強暴的英雄情懷,“雖千萬人吾往也”的大義擔當,在這場民族存亡面前,凝聚起抗御外侮、救亡圖存的共同意志,譜寫出撼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壯麗史詩,涌現出一批抗日英烈和眾多英雄群體,燃燒成遍地的抗日烽火。

      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箲鹌陂g的共產黨人,為了救國救民,或瀝血孤營,或橫刀敵陣,或戰死疆場,或寧死不屈。左權、彭雪峰、楊靖宇、趙一曼、趙尚志等一批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將領為國捐軀,出現了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劉老莊連”、東北抗聯“八女投江”等忠烈群體。

      今天,我們行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依照全面推進“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向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岸一步步地挺進。這樣的時代,更需要奮起拼搏。這樣的時代,同樣是召喚英雄的時代。實現我們的目標,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

      一個崇尚英雄的民族,是一個有凝聚力、戰斗力的民族。中華民族自古就是這樣的民族。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我們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更加需要發揚為夢想“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喚醒奔涌在國民血脈中的英雄基因,不畏艱難、不懼艱險,正視困難、藐視困難,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克服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形成一個“喚起英雄千百萬,同心干”的時代大潮。

      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就是要弘揚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在15世紀之前,中國的發展始終走在世界的前列。據計算,直到鴉片戰爭前夕的1820年,中國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為32.4%,列世界各國之首。

      但是,數字的光鮮并不能掩蓋那時所潛藏的巨大危機。其時,中國的農耕文明,已經基本發展到了頂峰。而農耕文明所固有的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創新不足、國力增長緩慢,已經令這個老大帝國走向盛極而衰的黃昏。

      反觀當時的歐美諸國,以蒸汽機的發明和廣泛運用為標志的第一次產業革命,引領世界從此進入機器大工業時代,紡織、鋼鐵、鐵路和建筑諸業急速發展。在此背景下,西方世界演繹了一幕幕大國興衰的活劇。

      而這一時期,清朝政府仍沉浸于迷思之中。歷經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等一系列外敵入侵,清政府的軍隊,這支仍然停留在冷兵器時代的辮子軍,在以工業革命成果武裝到牙齒的強敵之堅船利炮面前不堪一擊。一再戰敗的清政府,被迫和列強簽訂了一個又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到19世紀下半葉,中國已淪為列強蠶食的半殖民地國家。雖然也有部分有識之士看到了西方世界的飛速進步,發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吶喊,并探索實行“洋務運動”,但華夷之防、道統之辨、改制之爭,令清朝這個老大帝國的變革嘗試,一再被守舊勢力所扼殺。

      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帝制,但接踵而來的軍閥割據與混戰,仍使中國長期處于戰火兵燹之中。經濟凋敝,民不聊生,國勢式微。

      同時期的日本,經過明治維新,經濟社會獲得了發展,綜合國力在亞洲首屈一指,武備也乃亞洲第一。對于中國這個百病纏身的近鄰,日本軍國主義者終于伸出了戰爭的魔掌。

      毛澤東說:“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靠著這樣的民族信念,中國人民打敗了日本侵略者。靠著這樣的民族信念,中國人民建立了新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靠著這樣的民族信念,中國人民在“一窮二白”基礎上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涌現了“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大慶奇跡;一個個嶄新的工業基地拔地而起;短短十個多月新中國十大建筑輝映京華;開鑿“人工天河”紅旗渠利在中州;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孕育了包產到戶、鄉鎮企業的創造,崛起了“殺出一條血路”的深圳;在新時期,開創了“一帶一路”的全球化、全方位開放局面。

      2014年,中國的GDP總量首次突破10萬億美元大關,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后又一個“10萬億美元俱樂部”成員。同時,中國GDP總量穩居世界第二。

      黨的十八大提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矢志不渝的自強自立,為中國贏得了超常規的發展。據統計,2000年我國GDP為8.9萬多億元,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2005年,突破2萬億美元;2009年超過5萬億美元。從跨入GDP萬億美元俱樂部到成功突破10萬億美元大關,中國用時14年。相比之下,美國1970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為1萬億美元,早于中國30年;而到2001年才達到10萬億美元,從1萬億到10萬億,美國用時31年。

      如今的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競爭已經白熱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世界經濟環境仍然比較復雜,機遇和挑戰相互交織,時和勢總體于我有利,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仍然存在。他同時告誡全黨,推動“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就是要弘揚開拓創新、發展新路的民族創造精神

      1938年,毛澤東告誡廣大藝術家:“不但要抗日,還要在抗戰過程中為建立新的民主共和國而努力,不但要為民主共和國,還要有實現社會主義以至共產主義的理想。”中國共產黨人的理論信條明確昭示:在現階段,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趕出中國,完成中國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將來,建設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

      以抗戰勝利為新的歷史起點,中國共產黨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目標,不斷探索中國道路,帶領中國人民走上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一條在不斷開拓創新、不斷發展創造中探索出來的正確道路。

      比如在政治方面,中國共產黨逐漸形成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三大作風;民主黨派的出現和陜甘寧邊區的民主政治實踐,為新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打下了基礎,為中國共產黨的成功執政積累了寶貴的歷史經驗。70年后的今天,黨的三大作風在新的歷史時期仍然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看家法寶,并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法治政府、責任政府、效率政府、透明政府、廉潔政府的建設在路上,政府職能轉變和政府自身改革已步入深水區,開始啃“最硬的骨頭”。政府信息公開,廠務公開、村務公開已經成為法定責任,并接受體制內監督、人民群眾監督和新聞媒體監督?,F代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既是國家目標,更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行動。

      習近平總書記說:“道路決定命運,找到一條正確道路是多么不容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堅持走自己路的堅定決心,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是抗戰勝利留給中華民族的寶貴啟示,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障。

      今天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創新競爭。古代中國,曾因巨大的創新能力而獨領人類文明風騷。近代中國,則因創新停滯而跌落深淵。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無不提醒國人,在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前提下,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企業創新、市場創新、產品創新、業態創新、管理創新等,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新體系和發展新模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是一個追求創新的夢。

      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就是要弘揚堅持正義、維護和平的民族奉獻精神

      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愛和平的民族,是一個為維護和平而傾力奉獻的民族。

      英國軍事評論家富勒在評價二戰時說:“美英引以為幸的是,日本既沒有足夠的兵力占領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戰略要點,也沒有足夠的力量在太平洋上拼死一戰,這正是由于中國抗戰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和結局給予了重大影響的結果?!?/p>

      在整個反法西斯的戰爭中,中國抗擊時間最長,付出代價最大,牽制和消滅的日軍最多。中國的頑強抗戰,推遲了太平洋戰爭爆發,減輕了蘇聯衛國戰爭之憂,有力支持了美國太平洋戰場作戰,為維護人類和平與正義,最終贏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1942年1月,國際反法西斯陣線形成。中國的抗戰既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正義力量的大力支持,也以派遣遠征軍等形式與其他國家人民并肩戰斗。

      歷史啟示我們,戰爭是一面鏡子,能夠讓人更好認識和平的珍貴。為了和平,中國將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歷史經驗也告訴我們,實現正義必勝、實現和平必勝,需要有與之相匹配的國家力量。

      二戰烽火雖然早已熄滅,但戰爭陰云并未徹底散去,世界仍很不太平。盡管和平與發展已經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但霸權主義正在表現出更大的進攻性、擴張性、冒險性、侵略性;局部戰爭和沖突依然不斷,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宗教極端勢力不時制造事端;戰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依然懸在人類頭上。中國的和平發展環境面臨著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的雙重威脅。

      尤其令中國和亞洲國家警惕的是,日本軍國主義者蠢蠢欲動。他們美化侵略戰爭,否認侵略,拒不向受侵略加害國家的人民道歉,妄圖挑戰和擺脫二戰勝利后的國際秩序,修改“和平憲法”,解禁集體自衛權,企圖長期霸占中國的固有領土釣魚島,并在南海挑唆個別國家與中國鬧事。

      嚴峻復雜的國防安全形勢,為抗日戰爭取得勝利后70年后的國防建設提出了更新的課題。對于新時期的軍隊建設和軍事斗爭準備,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軍隊來說,也是強軍夢。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努力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

      止戈為武。要想制止戰爭,必須要有能夠制止戰爭的強大國防力量。近年來,科技強軍的累累碩果,正不斷生成中國軍隊更新、更強大的戰斗力。適應世界環境的深刻變化,必須在集中精力進行經濟建設的大局之下,使軍隊盡快走上有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盡快提高現代高技術條件下的防衛作戰能力。

      在人類發展史上,任何一個強國無一不是軍事強國。強大的軍隊和強大的國防力量,是維護和平、抵御外侮、保衛國家安全和人民安寧的可靠保障。中國人民解放軍,這支從二萬五千里長征路上走過來,從抗日戰爭的烽火中走過來,從抗美援朝的硝煙中走過來的人民軍隊,是保家衛國、堅持正義、維護世界和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鋼鐵長城。

      70年彈指一揮間,抗日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今日中國,已經到了向第一個“百年目標”最后登頂沖刺的關鍵時刻。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的勝利,往往就在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只要我們汲取抗日戰爭留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堅定走中國道路的信念,在戰火中浴火重生的中華民族,一定會在實現民族復興的道路上不斷前進。一個多難興邦的偉大民族,一定會實現偉大復興的壯麗夢想。一個富強、繁榮、文明、和諧的現代中國,必將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刊于《瞭望》2015年36期

    ?

    ?

    [來源:新聞周刊] [作者:] [編輯:鄭克姍]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谌請蠛?诰W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谛履暌魳窌⒂?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谡胁乓菍稣\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讷@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谥馈睌z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诿捞m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诓糠帜贻p人熱衷“淘”老物件
    ??冢涸贫匆r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樂享多彩假日
    ??冢撼鞘猩v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冢洪L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诙冗^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谔炜罩襟A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谧钪星?/a>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