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耕消費金融
眾所周知,信用卡的發展已經告別多年前的跑馬圈地,朝著精細化方向發展,各項功能也在不斷完善,使用信用卡消費也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如中信銀行信用卡申請就面向工薪族和房貸族推出無抵押個人消費信用貸款“信金寶”,而廣發銀行信用卡申請也專門針對白領一族推出消費貸款“自信一貸”。
根據波士頓咨詢公司(BCG)數據,截至2014年,個人消費貸款余額大約是7.7萬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18年將增長至17.5萬億元。
“長期以來,我國商業銀行的服務對象主要是企事業單位,還沒有將注意力轉向消費者。因此,銀行自身的消費信貸業務占比不高,特別是純消費信貸業務。”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執行院長張橋云表示。
張橋云還指出,隨著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深化,銀行特別是大型銀行依賴“大行業大企業”的傳統發展模式將受到沖擊,來自大企業的貸款需求減少,存貸利差收窄是必然趨勢。因此,調整服務對象,轉向零售業務乃大勢所趨,布局消費金融和社區金融是銀行的戰略選擇。
工商銀行個人信用消費金融中心消費信貸部總經理盧海濤也表示,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加大、金融監管的深化、利率市場化加快等一系列的趨勢,銀行只有通過加快推動自身的經營轉型,推動資本節約型的變化,才能夠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和盈利的增長帶。
經濟新常態下,銀行作為消費金融的首推者和帶動者,對內需消費的推動可謂功不可沒。伴隨著移動互聯金融的高速擴張,消費金融的發展道路偏向于更貼合消費者需求和提升服務體驗的及時性、便捷性和實用性上。尤其不少銀行都在緊盯現代服務業金融謀求新布局,而信用卡產業也在與服務業深度融合的過程中,不斷拓展“掘金”空間。
其中,各大銀行升級自身信用卡積分政策就是一項重要的發展舉措。如廣發銀行信用卡聯合南方航空,在業內首批開放多類別信用卡持卡人都能用存量普通積分兌換南航航班里程服務,拓寬積分兌換里程規則。此舉不僅讓消費者對積分兌換擁有了更多選擇權,也更符合持卡人的不同消費需求。
對于銀行與旅游業、航空業、餐飲業等跨界合作“掘金”服務業領域,李勇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我國的消費結構正在由過去大宗高端商品消費逐漸回歸到大眾化、民生類的日常消費,信用卡產業也應順應新變化,朝著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增強居民消費意愿的方向發展。
在現代服務業發展提速、居民消費需求不斷增長的背景下,各家銀行的信用卡中心圍繞居民消費的各個領域找尋合作空間,信用卡的目標客戶也在發生改變,不再僅是擁有財富和地位的精英客戶,而是更多瞄準大眾群體,而大眾群體更為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將進一步增強信用卡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今年可能是消費金融大爆發的一年。”國際金融理財師王松表示,今年宏觀政策穩健中偏向寬松,這給了消費金融很大的空間,加上此前銀行信用卡對借款購物的習慣培養,消費金融發展的時機已經成熟。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