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在定義“中式教育”?
實際上,只要了解了幾位中國老師的身份,你就很難相信他們真有多么嚴厲、無情了。
據揚子晚報報道,參與此次紀錄片錄制的共有5名中國老師,其中3名是有著中國教學經驗的在英國從教的中國老師,另外兩名則從中國學校“引進”,分別是李愛云(南京外國語學校)和鄒海連(杭州外國語學校),都來自中國最頂尖的國際化中學。
據揚子晚報報道,英語特級教師、南京外國語學校李愛云老師介紹,去年12月BBC該項目組專門來“親密接觸”,不僅拍了自己的課,還安排了各種采訪,要把內容帶回總部研究。
“當時大概有10個候選人,后來制片人又和我再交流,最后告訴我入選該項目。”不過雖然入選,但李愛云老師也表達了自己的想法:“BBC當時反復強調,希望我在英國上課時,能用中國傳統的教學方法。”
據南京晨報報道,BBC所謂的“中國傳統教學方法”,是把學生編入一個50人的實驗班,作息時間是從早晨7點到晚上8點,具體來說就是“早上7:00到校,7:30開始早自習,11:45下課,中午休息兩個小時,晚上兩個小時晚自習,晚8點離校。”孩子們從早到晚都有課,每個老師的課程在三節或三節以上。“我們老師每天要接受BBC記者采訪。升中英兩國國旗,做眼保健操,都用中國這套。”
不過,與英國學生一樣,中國的老師也不喜歡這種安排。李老師告訴記者,她和杭州外國語學校的老師曾經和主辦方溝通,事實上中國現在先進的中學里也是采用小班化教學,南外的很多課程都是分成小班教授,并非英方所認為的大班教學。“這些英國孩子平時一二十個人一個班,你一下子變成50個人,你給人家一天13個小時,我們南外學生也不適應啊,但這是他們心目中的傳統中國教學模式。”
雖然她向主辦方反映,國內的中學現在并非如此,南外下午4點多就放學了,“但英方理解的中國傳統教學模式就是有晚自習的”。
所謂的“中式教育”,竟然完全由英國的電視臺來規定,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
相關鏈接:
市場邏輯“重傷”中國教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