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昨天,互聯網上一個帖子忽然牽動起不少網友的關注。帖子中說,在南京六合區,有兩個記者調查得知,孩子父母并未領取結婚證,孩子沒有合法身份,民政部門表示將想辦法為他們上戶口。孩子和狗同吃同住,生活艱難。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安徽小兄妹在南京討生活與狗關一起 民政部門調查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5-07-27 10:49

    ?

    ?

      昨天,互聯網上一個帖子忽然牽動起不少網友的關注。帖子中說,在南京六合區,有兩個孩子和狗同吃同住,生活艱難。而前去幫忙的志愿者們更是發現,這兩個孩子的父母早已離婚,孩子常年交給爺爺照顧,而爺爺年事已高,本身也無力撫養。記者調查得知,孩子父母并未領取結婚證,孩子沒有合法身份,民政部門表示將想辦法為他們上戶口。

      記者調查

      市民:

      孩子與狗關一起饑餓難耐

      市民雷小姐說,自己之前就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有關這兩個孩子的消息。前天,她便和幾個志愿者一道前往六合區,想去看看這兩個孩子。“我們還帶了吃的,有牛奶、面包。因為感覺到他們肯定沒吃過什么好的,還想幫他們收拾收拾。”她說,而當志愿者們來到現場的時候,他們發現,現實的情況比想象中更加讓人吃驚。

      “他們很餓的樣子,給他們吃的,拿到就拼命吃。”雷小姐說,而更讓他們驚訝的是,兩個孩子當時竟然和狗待在一起。就在志愿者的眼前,這對穿著破爛臟兮兮的小兄妹在生銹的狗籠旁追逐打鬧,垃圾地帶污水橫流,蒼蠅蚊蟲漫天飛,惡臭難忍。而一旁就有三只大狗圍在孩子身邊不遠的地方。

      “我們看到小孩的時候,大一點的哥哥正在那邊哭,我們擔心他被狗咬了,趕緊去找他爺爺把小孩子放出來。”她說,盡管爺爺一再保證說他養的狗并不會傷害孩子,但他們還是在孩子身上看到一些印痕,他們擔心是狗的抓痕。因為覺得孩子實在是非常可憐,志愿者們緊急聯系到了一個之前照顧過孩子的家庭,讓他們暫時借住在那里。“但是那邊肯定也不能長久,兩個小孩都不會上廁所,所以也蠻給那家人添麻煩的。”雷小姐說。

      志愿者:

      曾經也有房子住后因無錢續租被趕出

      昨晚,記者又與曾前往現場的南京愛之翼兒童公益服務中心的志愿者們取得了聯系。他們表示,雖然現在孩子們是住在一個破舊的面包車里,但是之前也曾經有房子,后來因為房租到期,又拿不出錢續租,才被房東從房子里趕了出來。而自從沒有了正式的住所,孩子們的生活每況愈下。

      此外,志愿者們告訴記者,在這過程中他們也和孩子的爺爺做了一些交流。除了感覺他人比較木訥,養狗是為了賺錢以外,他們能明顯感到老人對他兒子的保護。“孩子爺爺聽說記者要來,擔心自己兒子會被追究責任,情緒很激動,反正從頭到尾都很袒護這個兒子。”有志愿者說,看來老人也知道兒子不撫養自己的孩子是不對的,但顯然作為老人的他,一方面舍不得兒子,另一方面也舍不得這兩個可愛的孩子。

      根據志愿者的回憶,在現場,只要一說“報警”、“遺棄”等字眼,老人的情緒就非常激動。以至于志愿者們擔心,如果市民前去看望老人和孩子的時候,言語上刺激到老人,他可能會帶著孩子離開,這樣就更加不利于他們后續的跟蹤救助。

      鄰居:

      孩子父母已經離婚之前上過附近的幼兒園

      盡管老人對自己家的狀況諱莫如深,不過雷小姐也告訴記者,他們在與周圍鄰居的交談中,也知道了一些他們家庭的狀況。“這兩個小孩,大的是男孩,6歲,小的是女孩,4歲了。都是外地人。”雷小姐說,而她還聽一些志愿者說,這兩個孩子的父母是安徽的,曾經也住在這里,鄰居們還見過孩子們的母親,之前他們甚至還上過附近的幼兒園。

      鄰居們也告訴志愿者,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孩子的父母就不再出現了。“聽說是離婚了,法院判的是兩個小孩他們一人撫養一個。”雷小姐表示,鄰居們說,自從爸媽不管小孩以后,這兩個孩子就變得一天比一天沉默寡言,現在大一點的哥哥已經很少說話。“他們說小孩蠻可憐的,以前有父母寵著,現在只能跟狗在一起。對他們來說簡直是從天堂掉到了地獄。”她說。

      各方說法

      網友:

      擔憂孩子狀況,指責父母狠心

      經過朋友圈的不斷發酵,在晨報等一些媒體對事件進行第一時間報道以后,在網絡上也引起了更大范圍的關注。不少網友也針對此事件留言,他們擔心孩子的狀況。網友“小太陽曉文”說:“好難受。他們太可憐了,太不幸了……請有關部門能趕快重視起來,讓小朋友有正常快樂的童年生活。”網友“諸子百家之一”留言說:“令人潸然淚下!”

      同時,記者也注意到,微博認證信息為“‘小希望之家’兒童權益保護中心官方微博”的網友“小希望之家”也在昨晚發微博表示,南京小希望困境兒童之家已經關注并跟進孩子們的情況。

      律師:

      若情況嚴重父母涉嫌遺棄罪

      記者隨后采訪了北京中銀律師事務所的李燚律師。對于這樣的情況,李律師表示,如果按照之前網友所說孩子的父母已經離婚,那么無論是協議離婚還是法院判決的離婚,那么對撫養權肯定有一個明確的說法。所以,擁有撫養權的一方同樣也應當履行監護的義務。如果不履行,或者明知老人沒有撫養能力還交由其撫養的,就涉嫌嚴重的違法行為,甚至可能涉嫌犯有遺棄罪。

      “從孩子成長的角度出發,肯定是家長帶更好。”所以法院即便是在判決的時候,也會考慮這一情況。而如果孩子的父母確實無力撫養,比如入獄或者重大疾病等,那么政府部門,街道、區縣的有關部門也應當承擔起監護的義務。

      民政:

      爺爺為安全將孩子和狗關一起

      記者隨后聯系上了南京市民政局和六合區民政局,在從晨報獲悉這一事件之后,他們隨即多方聯系,一方面對兩個孩子的地址進行定位,另一方面也與跟進此事的志愿者組織取得了聯系。六合區民政局社會事務科的工作人員基本證實了志愿者們此前的說法,不過有一些細節還是有一些出入。

      “他們倆是安徽懷遠的,目前暫時寄養在一個老鄉家里。”工作人員說,他們也掌握了一些孩子父親的情況。孩子的父親目前雖然在南京打工,不過兩年前孩子的母親突然離開給了他很大打擊,而且他現在自稱生活非常艱難,根本無力撫養兩個孩子,所以才交由孩子的爺爺撫養。孩子的爺爺因為聽說養狗能掙大錢,就養了幾條狗準備賣錢。而平時孩子還是和爺爺生活,只有在爺爺出去的時候,才會把孩子鎖在養狗的地方,怕孩子跑丟。

      而孩子父母由于當年并沒有領取結婚證,所以孩子自然也沒有合法身份證明和戶口。這也是民政部門覺得應當為孩子解決的當務之急。“我們希望能盡快解決他們的戶口問題,因為孩子們都不小了,很快就面臨上學的問題。”工作人員說,由于按照規定對于困難人群包括困境兒童的救助都是屬地化管理,而之后無論是上學還是救助,戶口都是非常重要的證件,所以他們會盡快和安徽當地的民政部門聯系,協調辦理戶口的問題。

    ?

    ?

    相關鏈接:

    9歲燒傷男童街頭裸身乞討 母親:不脫光別人不信
    女子拴兩娃街頭乞討否認拐賣 警方做親子鑒定
    北京地鐵現老人半裸乞討 一手拿錢一手拿快板
    河南百歲乞討老人:對不起干部 給國家抹黑了(圖)
    103歲老人河南街頭乞討被找到 稱乞討為貼補兒子

    ?

    相關鏈接:
    河南百歲乞討老人:對不起干部 給國家抹黑了(圖)
    女子拴兩娃街頭乞討否認拐賣 警方做親子鑒定
    103歲老人河南街頭乞討被找到 稱乞討為貼補兒子
    北京地鐵現老人半裸乞討 一手拿錢一手拿快板
    9歲燒傷男童街頭裸身乞討 母親:不脫光別人不信
    [來源:中國江蘇網 ] [作者:黃敏] [編輯:王秋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