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侵占海南島作戰略圖。(劃線部分為未占領區)張興吉供圖
日軍登陸艇在擴衛艦掩護下,在海口長堤碼頭登陸
1939年2月14日正午,侵瓊日軍攻占榆林。本版圖片除署名外由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提供
在進攻海南島南部的“乙作戰”中,主隊、護衛艦隊和“甲作戰”相同。但陸戰部隊方面有所變化,完全由日本海軍的人員組成。陸戰部隊(指揮官,第四根據地隊司令官太田泰治少將):艦船聯合陸戰隊(第9陸戰隊、第1航空戰隊、第5水雷戰隊、第45驅逐隊);葛城丸(來自上海的橫須賀鎮守府第四特別陸戰隊,司令加藤英吉中佐、約860名)、衣笠丸(吳港鎮守府第六特別陸戰隊,司令大田實大佐、約730名)、廣德丸(佐世保鎮守府第八特別陸戰隊,司令井上左馬二中佐、約860名)、萬光丸(第四根據地隊司令部、五防及其它)、神詳丸(五防航空根據地隊部隊)、香久丸(第一航空戰隊陸戰隊);北方部隊(指揮官,第三聯合航空隊司令官):第一航空部隊,與“甲作戰”相同;北部根據地隊(第五防備隊、十二掃、附屬艦船);第二航空部隊,與“甲作戰”相同。
在日本軍隊進攻海南島之前,日本軍方通過各方面的調查,主要通過來自日本駐香港總領事的報告,收集到了中國軍隊在海南島駐防情況:當時駐扎在海南島的中國軍隊的正規軍,約一個半師約15000人,已經撤退到大陸。1938年11月23日、24日,第62軍長兼第9區行政督察專員張達,命令所屬陳章的152師及其它全部正規軍利用黑夜分乘10余只帆船離開海南島,逐次進駐廣東的西江地區。而當時島上的守備部隊和兵力,僅有海南島守備司令兼第5旅長王毅的兩個團,保安第1團長文華胄指揮有三個營,約900人,保安第2團長龍駒指揮有約700人,共產黨領導的自衛獨立大隊馮白駒以下約300人,新編守備部隊七個大隊,約有1750人(由壯丁編成,一個大隊約250人),另外有海口的秀英炮臺守備部隊約250人,總計約有3900人。據有關材料記載:日軍的每個標準旅團大約有7800人(主要下轄2個步兵聯隊;共6個步兵大隊;1個炮兵聯隊)。上面的數字就能發現,進攻海南島的日本軍隊不僅在質量上高于中國軍隊在海南島守備部隊,而僅僅在數量上就遠遠超過他們。
日軍海南島進攻作戰
陸軍:“登號作戰”
海軍:“Y作戰”
陸海軍協同對海口方向進攻:“甲作戰”
海軍單獨對三亞、榆林的進攻作戰:“乙作戰”。
日軍進攻計劃
(一)陸軍的臺灣混成旅團,由珠江口的虎門出海,經萬山群島向西至海南島北部澄邁灣附近登陸,然后向東迂回攻占海口、瓊山以及文昌、定安和清瀾港。
(二)海軍的攻擊部隊,由雷州半島南部的竹山海岸附近經海南島以西的海域至該島南部的榆林、三亞附近登陸,攻占榆林、三亞、崖縣。
(三)預定作戰開始時間:臺灣混成旅團于2月10日拂曉前在澄邁灣登陸;海軍的攻擊部隊于2月14日拂曉在三亞登陸。
日軍登陸時兵力對比
日軍:
超過1.2萬人
駐瓊守軍:
約3900人(非正規軍)
?
?
相關鏈接:
海南抗日老戰士李光邦:參加革命要闖過“三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