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萬余畝水域成“醬油湖” 上游排污下游只能吃“啞巴虧”?
——安徽沱湖、天井湖遭跨境污染事件調查
幾乎是一夜之間,水美魚肥的安徽沱湖省級自然保護區變成了“醬油湖”,附近的天井湖也未能幸免;也就在這一夜之間,沱湖、天井湖周邊漁民經年累月的辛勤勞作化為泡影。
9.2萬畝水域被污染,魚類等水產死亡2364萬斤,涉及漁民907戶,其中專業養殖戶220戶,直接經濟損失1.9億元……近日,大量下泄的上游污水團讓安徽省五河縣的“兩湖”流域遭受到多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污染事故。
莫名污水成飛來橫禍漁民損失慘重
6月27日,養了一輩子魚的劉建月就發現湖水不對勁,“湖水漸漸變成了醬油色,還散發刺鼻味道,我就知道上游的臟水又來了”。
劉建月是安徽省五河縣的漁民,這里因淮、澮、漴、潼、沱五水匯聚而得名,由于水系發達成為安徽的水產大縣,同時也飽受跨界污染之苦。漁民告訴記者,由于跨界污染頻發,他們會用塑料薄膜將圈養魚類與污水隔離,但近期遭受強降雨影響,高水位使塑料薄膜失去了作用,連日來五河境內沱湖、天井湖魚類等水產出現大面積死亡。
記者乘船在沱湖、天井湖湖面上看到,湖水呈黑褐色,成片的死魚漂浮堆積在圈養的漁網邊緣,不停地有魚躍出水面掙扎求生。由于天氣炎熱,死魚已開始腐爛,腥臭混雜著污水的刺鼻氣味令人作嘔。
天井湖的幸福漁業養殖合作社多位漁民告訴記者,他們去年投放的魚苗當年沒舍得捕撈,指望養肥了今年中秋節賣個好價錢,眼看著要收獲了卻血本無歸,據初步估算,該合作社20戶專業養殖戶損失上千萬元。
為了減少損失,當地漁民開始捕魚拋售,中秋節每斤能賣6元的草魚只賣每斤1元。“再不撈就真的死光了”,漁民劉文云哽咽著說。
沱湖螃蟹躋身“中國十大名蟹”之列,此次螃蟹養殖戶損失同樣慘重。沱湖鄉的劉孟巧今年剛開始搞螃蟹高密度養殖,幾乎全部死光,投入的300萬元打了水漂,其中很大一部分還是貸款。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