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端午節的到來,各種品牌的禮盒粽子、抽真空粽子和速凍粽子成為時令主打商品,迎來銷售高峰。北京青年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各品牌粽子的保質期各不相同,“時差”甚至能相差6倍,不少消費者表示不知該如何選擇,甚至感覺吃的粽子不夠新鮮。業內人士表示,粽子保質期長短與添加劑無關,這只是工藝方面的問題。
現象
粽子抽檢雖未過期
保質期卻五花八門
前日,市食藥監局發布端午節前北京市場上粽子抽檢結果:北京市場上銷售的粽子合格率為98.04%,其中北京生產的粽子全部抽檢合格,也沒有發現粽子過期再銷售的情況。
抽檢結果顯示,本市生產廠家生產的粽子樣本檢驗全部合格,流通環節抽取的2個粽子樣本因菌落總數超標被判定為不合格,整體抽檢合格率為98.04%。檢查中未發現粽子存在包裝不合格或生產日期過期的現象。
雖然生產日期合格,但北青報記者走訪家樂福、物美、京客隆等多家超市發現,粽子除了抽真空包裝還有冷凍產品,除了冷凍產品保質期為12個月,即便同樣是抽真空常溫保存的粽子,保質期也各不相同。
在各大超市里,今年粽子的價格大多集中在每盒200元以下,規格也略微“瘦身”。市場上無論是散裝粽子還是整袋包裝的粽子,主要分為現包散賣、真空包裝以及速凍三種。其中保質期最短的為“開袋即食”的,而本市食品企業生產的抽真空的粽子保質期有60天、90天不等,外地一家企業的粽子保質期則最長,可達到九個月,這讓不少前來選購的消費者感到迷茫。
調查
工藝不同保質期不同 市民擔心不新鮮
“保質期越長的我越不敢買。”家住方莊的趙女士說,“保質期太長的食品,是不是與添加了防腐的添加劑有關?以前媒體曝光過那種放三四年都不壞的月餅,讓人不得不聯想到,保質期越長的粽子是不是也有問題?所以我寧愿買保質期短的粽子。”
“所有粽子中,保質期越長的越不好賣。”走訪中,多家超市促銷員表示,很多細心的市民買粽子更愿意挑選保質期較短的,但有促銷員介紹,粽子不像月餅,大多不會添加防腐劑。
“粽子保質期的長短與添加劑無關,這是工藝方面的問題。”昨天,在北京稻香村工作十余年的品質管理部主任郭亞萍接受北青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粽子目前只有行業標準,根據生產工藝和包裝形式不同,保質期不同。比如冷凍粽子,屬于生產之后速凍后還要冷鏈管理,保質期會比較長,而現制現售的粽子由于很容易發生霉變,保質期只有2-3天。
郭亞萍介紹,另外市場上最常見的真空包裝粽子,其中既有開袋即食的,也有在抽真空后又經過高溫滅菌的,這種產品從檢測指標上看放半年甚至更長時間都沒關系,但生產企業會根據感官指標影響,考慮生產要求、售賣要求、消費者儲存需求等指標,將粽子保質期標注為60天、90天、120天甚至更長時間。
粽子目前無國標 保質期只是企業自身承諾
據郭亞萍介紹,粽子目前只有行業標準,根據生產工藝和包裝形式不同,保質期不同。比如冷凍粽子,屬于生產后便即刻速凍,隨后運輸時還要冷鏈管理,保質期會比較長,而現制現售的粽子由于很容易發生霉變,保質期只有2-3天。
因為國家對食品保質期沒有任何一條法規或標準進行規定,保質期純粹屬于企業承諾行為,是企業根據生產工藝、產品質量認定,對產品質量保存的一種時間承諾,因此也沒必要要求所有的廠家統一標準。
據了解,目前粽子生產仍執行2004年的行業標準,粽子的首部國家標準正在修訂,并已報國家標準委等待正式頒布。不過,即便是新國標,也是允許粽子生產企業根據工藝不同,包裝形式不同,相應的保質期可以不同。從消費者角度看,可以根據消費習慣不同,自愿選擇。
延伸
想吃新鮮粽子 年輕人看視頻自學
覺得市售粽子不合口味,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懷念小時候自家粽子香。平日擅長烘焙的余女士面對粽子卻總犯愁,“我認識很多廚師都不會包粽子,即便是烘焙類的教學機構,也就每到端午辦一期學習班,錯過了就沒有了。我在網上學,試了幾次,包好一煮粽葉就散了,現在想學好包粽子真不易。”
端午節前夕,家住華騰園的唐女士自己動手,買粽葉、選配料。市場上新鮮粽葉3元錢18片,干粽葉每片也要2元左右。包了40多個粽子送給小區的鄰居嘗鮮,受到很多年輕媽媽口服心服的稱贊。“還是自己家包的粽子又好吃又放心,但粽子包起來十分考驗手藝,現在會包粽子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有些年輕人甚至都沒見過如何包粽子。”唐女士說自己是從小跟家里老人學的包粽子手藝,因為一年就包一次,技術并不是特別熟練,包之前也上網找來視頻仔細學習了一番。
?
?
相關鏈接:
股市暴跌如何安撫恐懼的心:節要過 粽子還是要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