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近日,北京市文物保護協會會員吳曉平在海淀區的西禪寺內,發現一座官方漏查的“侵華日軍掩體”。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北京發現一座“侵華日軍掩體” 官方將查訪(圖)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5-05-07 15:20

      這周邊原本還留存這樣一個掩體,如今已經拆了

      該掩體有一處出氣孔還保留完整

      在被拆的飛機窩附近,一個日軍掩體被市民發現

      近日,北京市文物保護協會會員吳曉平在海淀區的西禪寺內,發現一座官方漏查的“侵華日軍掩體”。

      掩體所在位置,與本報于4月21日報道的、被拆的日軍飛機掩體(俗稱飛機窩)僅有100多米遠,疑為飛機窩的附屬建筑。

      吳曉平認為,海淀區最后一座飛機窩被拆,所幸相關遺跡尚存。希望政府部門能夠亡羊補牢、對這一侵華物證開展搶救性保護。海淀文委表示,將赴現場查訪。

      事件背景

      海淀最后飛機窩被拆

      2014年4月17日,記者隨吳曉平先生赴海淀區四季青鎮小屯村,尋找侵華日軍飛機窩。因見飛機窩旁立有方尖碑,吳先生認為遺跡是安全的。但時隔一年當他故地重游時卻發現,飛機窩已被夷為平地。

      經記者調查,這座飛機窩系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登記在冊的不可移動文物,也是海淀區遺存下來的最后一座飛機窩。

      2014年6月,北京青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對這一罪證類遺跡實施拆除。海淀區文委發現后,對其處以50萬元罰款。這已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所規定的最高罰金。

      海淀區政府在飛機窩前豎立方尖碑,上書“侵華日軍飛機掩體遺址”及“國恥紀念地和青少年教育基地”。碑文記載:1937年七七事變后,日軍強化了軍事設施的建設,在小屯村修筑軍用飛機場、并修筑飛機掩體,這是侵華日軍的罪證。

      1998年立碑時,這樣的飛機窩周圍有三座。2006年,其中兩座被拆毀,去年被拆的是最后一座,在其東南側,還有一座小型掩體同時被毀。

      最新發現

      飛機窩附近還有小型掩體

      同在小屯村,始建于明代的西禪寺,現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吳曉平發現,正在修繕施工的寺院內,尚存一座混凝土掩體,與去年被拆的日軍小型掩體極為相似,系飛機窩的配套建筑。

      西禪寺正殿東側,確有一座混凝土建筑,高出地面近1米。因其大部分被掩埋,而且相貌平平,一般人很難注意到它的存在。負責看護施工現場的許師傅說,他來這里半年多,想不到此地還有掩體?

      昨天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座掩體像一個扣在地上的蘑菇,由混凝土一體澆筑而成,外露部分直徑約為7米。

      掩體西側開一門洞,是進出掩體的唯一通道,但現在被渣土封堵。門洞全寬1.9米,洞口凈寬1.3米,內鑲金屬門框,門洞南側一角被削掉,但整體輪廓尚且清晰,十分的堅固。

      記者登上掩體,透過碎磚亂石和折斷的電線桿,發現弧頂中央開一圓形氣孔,直徑為0.23米,利用卷尺從氣孔下探,測量出2.3米的深度,墻頂厚0.35米,可見掩體內部并未被渣土灌滿。

      在這座掩體的東側約200米,曾有一座類似的掩體,雖被渣土垃圾團團包圍,但參照資料圖片,二者結構大小幾乎一模一樣,同為半地下隱藏,遺憾去年同飛機窩一起被拆毀。而現存的這座掩體,成為了僅存的遺跡。

      村民講述

      “烏龜殼”里能住一個班

      除門洞和氣孔外,掩體周身并無射擊孔。吳曉平判斷,這些掩體可能是日軍用來囤放補給品的。

      《北京抗戰遺存》一書記載:1938年春,日軍在北平西郊,修建西郊機場,作為軍事基地。1944年春,日軍為防止空襲,在西郊機場修建了3個哨所,又在機場周圍的墳地和樹林深處修建了許多飛機堡、防空洞及其油庫。日軍將飛機藏在飛機堡里,并架設了許多木頭飛機作掩護。

      除了海淀區之外,北京的大興、通州、豐臺等區也留存有飛機窩。這些飛機窩都是侵華日軍在北京留下的戰爭罪證。據記者了解,一些飛機窩已經被文保部門登記在冊,開始著手進行保護。

      在西禪寺外,記者碰到一位已經69歲的居民,他是土生土長的小屯村人。他告訴記者,因為有飛機場存在,日本人曾在這附近修筑了數十座掩體,其中包括飛機窩、還有“烏龜殼”。老人所說的烏龜殼,就是西禪寺內的掩體。

      老人介紹說,飛機窩周圍需要有人守衛,所以日本人建造了這些烏龜殼。龜殼上培土進行偽裝,防止遭到空襲。

      掩體開一個門洞,進門下五六級臺階,便可步入“龜倉”,龜倉半臥于地下,內部空間有3米多高,面積足夠住進去一個班、大約10人,龜殼頂部開一個出氣孔維持空氣流通。

      在老人的印象里,在這個烏龜殼北側50米,曾經就是一座飛機窩。1958年大躍進時被當作了生產隊食堂。這座烏龜殼,未被二次利用,一直處于荒置狀態。

      官方回應

      將赴現場進行查訪

      四季青鎮人民政府文化服務中心,負責鎮域內文物保護工作。從4月20日,吳曉平發現飛機窩被拆,到5月5日又發現遺存掩體,記者兩度致電該科室,工作人員均稱相關負責人不在,但會給記者回電話。可截至發稿,記者從未接到對方的回電。

      昨天,記者將掩體的情況告知海淀區文化委員會。文委得知有新發現后,立即安排工作人員向記者了解情況、打聽具體方位,準備去現場進行勘察。本報也會繼續關注此事的進展。

    ?

    ?

    相關鏈接:

    侵華日軍慰安所《嫖妓價格表》:每小時2日元
    揭秘侵華日軍飲食:戰場上如此填飽肚子
    黑龍江佳木斯市退休干部宋金和40年收集日軍侵華物證
    九一八勿忘國恥 日本記者拍攝侵華罪行照片曝光
    侵華日軍老兵口述罪行

    ?

    相關鏈接:
    侵華日軍老兵口述罪行
    黑龍江佳木斯市退休干部宋金和40年收集日軍侵華物證
    侵華日軍慰安所《嫖妓價格表》:每小時2日元
    [來源:法制晚報 ] [作者:崔毅飛] [編輯:郭婷]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