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蘇州工廠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近日,跨國IT巨頭“A集團”向江蘇省國稅局補繳了14億元稅款。這是我國反避稅額度最大的案件,刷新了微軟公司的8.4億元稅款紀錄。
觀察者網發現,所謂的“A集團”極有可能是全球PC芯片制造巨頭超威半導體(AMD)公司。該公司去年的財報顯示,2014年AMD營收為55.1億美元(約合350億元人民幣),符合原報道中“年銷售額近400億元”的說法。此外,公開資料顯示,AMD的蘇州工廠承擔了全球超過三分之二的芯片測試任務。換句話說,全球數以億計的AMD芯片消費者中,超過60%使用著經由AMD蘇州工廠封裝測試的產品。這也吻合原報道中“該公司江蘇工廠產量占集團的60%左右”的說法。
以下為原文:
3月11日,江蘇省國稅局與跨國企業A集團正式簽署預約定價安排。根據協議,A集團江蘇公司未來4年預計每年將增加利潤約4.5億元,年增加企業所得稅約1億元。
此前,A集團江蘇公司補稅14億元,這是中國反避稅補稅額度最大的案件,成為中國反避稅的一個標志。
近年來,國際避稅現象愈演愈烈,“把GDP留給當地,把利潤全部帶走”,已經成為一些跨國公司的慣例,他們利用各國稅法差異,通過高進低出關聯交易等方式轉移利潤,擾亂了國際市場秩序,嚴重損害了發展中國家稅收主權,使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這已經引起了發展中國家的高度警覺。
2014年11月16日,G20領導人第九次峰會在澳大利亞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加強全球稅收合作,打擊國際逃避稅,幫助發展中國家和低收入國家提高稅收征管能力。這是我國最高領導人首次在國際重大政治場合就稅收問題發表重要意見。
去年2月,江蘇省國稅局組建反避稅專業團隊,團隊22人中有近三分之二是80后。一年內,他們完成15個案件的調查,補征稅款40多億元,占全國補稅數量的六成,其中超億元的案件有10個。
這是一群忠誠國家、甘于奉獻、有國際視野的青年,他們在反避稅工作中唱響了捍衛國家稅收主權最強音。
??? 捍衛國家利益分毫不讓
反避稅專業團隊組建伊始,從事IT行業的跨國公司A集團進入了他們的視野。該公司江蘇工廠產量占集團的60%左右,年銷售額近400億元,關聯銷售比例為100%,但凈利率僅為1%左右,在集團利潤占比僅為8%,在中國稅收貢獻極低,其獲利水平與價值貢獻明顯不匹配。
有十多年反避稅經驗的朱海帶項目組開始調查,此前,對壟斷企業的轉讓定價管理中國從未做過。
第一次接觸,對方表示全力配合調查,卻拒絕開放集團財務系統。朱海告誡對方,如不開放財務系統,將按照稅法的規定核定稅款。對方終于讓步。
面對全英文的財務系統,項目組審計了5個月,他們發現,該集團是雙重少征稅的典型,把利潤轉移到了低稅負國家,集團的所得稅稅負也僅為2%。
第一次談判,A集團副總裁大衛(化名)帶隊,聘請了國際知名會計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的專家,清一色的海外博士,十多人個個西裝革履,派頭十足。
這邊5人一律便裝,都沒有留學經歷,除朱海42歲外,其他都是30歲左右,3名碩士。
大衛有30多年國際轉讓定價經驗,性格強悍。一番寒暄后,他擺出一副老師的架勢,咄咄逼人,講了一大堆國際規則,朱海只談了兩條稅法。
第二輪談判,朱海聽完對方發言,開始逐條駁斥,并一連串拋出6個問題,形勢急劇逆轉。
大衛微笑的表情漸漸僵硬,臉色越來越紅,他沒料到,朱海從他們提供的資料中找出了破綻,大衛當場向隨行人員發火。
談判前項目組已有充分準備,收集相關聯的各國稅收法規,分析行業報告上百份,查詢了1200多家上市公司多年年報,如果將資料打印成冊,有三四米高。
大衛一改過去的傲慢態度,談判中點頭頻率逐漸提高。但他仍然很自負,經常說出“難以置信”“無法相信”等詞語。
雙方分歧較大,談判曾一度陷入僵局,對方甚至威脅再查就撤資。在一次談判中,大衛當場拎包走人,被同行人勸了回來。
前后近20輪談判后,雙方終于達成一致,A集團補繳稅款及利息14億元。
大衛曾和朱海有過一次對話。
“你去國際會計事務所可拿到百萬年薪。”
“我更喜歡為國家利益工作?!?/p>
“你是英雄。”
“我早就是英雄了,我是國家衛士?!?朱海曾獲“中國優秀青年衛士”“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十佳稅務工作者”等榮譽。——記者注)
“國家利益,分毫不讓。”朱海自信地說,“最終他們還是接受了我們的方案”。
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通過印度法院的一個判例,韓國一家企業的“防線”被擊破,最終補稅3億元。
這家企業在江蘇有兩家工廠,反避稅專業團隊對企業申報表分析發現,該公司有避稅嫌疑,項目組對他們開展了反避稅調查。
國內同行業企業普遍虧損,沒有可比性,反避稅項目組搜集了2000多家公司資料,查閱了120家上市公司的多年公報,設計了120個方案,最后確定15家同類企業進行類比,確定利潤率為5%,對方堅持認為是3%。談判陷入了僵局。
項目組繼續搜集資料,組長蘇添搜到了該公司的一個反避稅判例:該公司向印度法院提供了5%利潤的證據。
這家公司終于認輸,重新調整了企業的利潤構成,把江蘇公司在集團同類產品中利潤占比由30%上調到了近60%。
江蘇省國稅局反避稅專業團隊負責人王新業說:“通過反避稅可以還原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讓企業遵循市場規律進行利潤分配,有利于企業的發展。”
事實上,企業轉移利潤避稅是個雙刃劍,掩蓋了核心競爭力,影響了企業決策及行業的正常發展。另一極端影響是避稅將加快企業壟斷行業的步伐,破壞公平的市場環境。
A集團CEO表示,簽署稅收協議,企業降低了風險,增加了企業未來發展的確定性,集團將追加投資。
據了解,經過反避稅調查的企業,都對子公司重新定位,中國公司在集團的地位都得到了提升。一名企業負責人說,因為利潤低,貢獻小,以前在集團開會都坐后排挨訓,現在坐前排受表揚。
“起初政府擔心反避稅會給投資者帶來壓力,影響當地的投資環境。現在企業不僅沒跑,反而還追加了投資,這是我們沒有想到的?!碧K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周偉強深有感觸地說,反避稅實現了稅企合作,化解了企業稅收風險,實現了多方合作共贏。
???實踐創新國際稅收規則新理論
江蘇全省有5萬多家外資企業,每年產生3萬億元跨國交易,江蘇省國稅局是全國稅務系統反避稅的排頭兵。
多年來,江蘇省國稅局將一批高學歷、高素質的干部充實到反避稅工作崗位,在實戰中培養鍛煉了一批反避稅管理專業人才。
朱海,強項是分析、談判;劉超,善于思考分析,業務全面;葉榮,除了門衛和局長沒干過,其他崗位都干過;蘇添,精通稅法,IT高手;史薇,學霸,英語八級,取得注冊稅務師、注冊會計師資格,通過全國司法考試……個個都是反避稅精英。
江蘇國稅局組建反避稅專業團隊不僅是一次業務改革,也是一次行政效能改革,反避稅專業團隊實行項目化管理方式,內部實行招標制,自由組合,極大激活了青年的工作活力。
經過實踐演練,劉超、葉峰、蘇添、史薇、葉榮等人都能獨立辦案,反避稅團隊成立了7個項目小組,幾乎每個組都辦過上億元的案件。對A集團調查時,反避稅團隊創造性地提出了壟斷行業篩選可比企業的方法。此前,這批青年成功實踐了成本節約和市場溢價反避稅理論。
成本節約理論提出,外企到中國投資,勞動力、土地等成本低了,獲得了比原來更多的利潤,這部分利潤理應為當地貢獻稅收。
市場溢價理論認為,外企如在本國產品只賣10元,在發展中國家賣20元,其中的10元品牌價值是在消費地產生的,超額利潤理應在當地納稅。
這兩條理論出現在了聯合國2013年度的轉讓定價手冊上。
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趙益民博士認為,成本節約和市場溢價理論是中國首創,為發展中國家參與重新分割國際稅收蛋糕提出了理論方法,是對新的國際稅收規則的貢獻。
江蘇省國稅局局長胡道新認為:“跨國稅源的競爭已從征納雙方的關系上升到政府間、國家間的關系,從經濟關系上升為政治關系、戰略關系。江蘇國稅反避稅工作構建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符合中國實際的國際稅收管理方式和模式,為中國參與制定國際稅收規則積累了實踐經驗和理論基礎?!?/p>
?
?
?
?
?
?
相關鏈接:
反避稅1年貢獻稅收468億 不少跨國企業轉走利潤
加價購車收稅 稅務部門強調新政為反避稅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