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4月22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曾麗園)從21日凌晨起,海南島五指山以北地區,出現明顯降水和最高氣溫大幅度下降的天氣過程,其中,海南島北部、東部和中部的局部地區出現了冰雹、短時強降水和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海南省氣象臺預計,未來兩天本島大部分地區仍有陣雨和雷陣雨天氣,但出現強對流天氣的概率較小,氣溫變化不大。
海南東北部局部遭遇冰雹襲擊
據統計,2015年4月21日00時-4月21日16時,全島6個鄉鎮雨量超過50毫米,其中瓊中中平鎮南方農場21隊降雨量最大達83.1毫米。據不完全統計,4月21日6時30分左右海口大致坡鎮、7時30分左右文昌文城鎮和昌灑鎮,11時50分左右萬寧長豐鎮分別出現冰雹天氣,災情還在進一步統計中。
3-5月份比較容易發生冰雹天氣
據了解,冰雹是一種固態降水物。系圓球形或圓錐形的冰塊,由透明層和不透明層相間組成。直徑一般為5~50毫米,大的有時可達10厘米以上,又稱雹或雹塊,俗稱雹子。
據介紹,目前海南省正值強對流天氣高發期,強對流天氣的主要表現形式有冰雹、雷雨大風、強雷電、短時強降水、龍卷風。春季、夏季作為海南強對流天氣的高發期,出現冰雹天氣屬于正常現象,且3-5月份比較容易發生冰雹天氣。
冰雹是在對流云中形成,當水汽隨氣流上升遇冷會凝結成小水滴,隨著高度增加溫度繼續降低,達到攝氏零度以下時,水滴就凝結成冰粒。在它上升運動過程中,會吸附其周圍小冰粒或水滴而長大,直到其重量無法為上升氣流所承載時即往下降,當其降落至較高溫度區時,其表面會融解成水,同時會吸附周圍的小水滴,此時若又遇強大上升氣流再被抬升,其表面則又凝結成冰。如此反覆進行如滾雪球般其體積越來越大,直到它的重量大于空氣的浮力,即降落,若達地面時未融解成水仍呈固態冰粒的稱為冰雹,如融解成水就是我們平常所見的雨。
由于夏季地面氣溫高,空氣對流強烈,積雨云層容易被上升氣流送入更高的高空,云中的雨滴也不容易降落下來,所以易產生冰雹天氣。
未來兩天出現強對流天氣概率較小
20日海南省氣象臺預報,21日-23日海南局地將伴有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提醒大家要注意防范。氣象臺站根據天氣圖、衛星云圖分析和雷達監測,雖能對強對流天氣提前作出預報,但準確中仍然不是很理想。
海南省氣象臺預計,受弱冷空氣和偏東氣流的影響,未來兩天本島大部分地區仍有陣雨和雷陣雨天氣,但出現強對流天氣的概率較小,另外,氣溫變化不大。
海南省氣象部門提醒,強對流天氣發生強度大,破壞性強,生命史短強,發生時瞬時大風容易造成樹木折斷和房屋倒塌,進而造成人員傷亡。在大風出現時,公眾要遠離易折斷的樹木、廣告牌以及危房等。遇冰雹天氣要迅速進入能夠避雷防雹的安全場所,在室外需注意保護頭部。
?
?
?
相關鏈接:
海南今年已現三次冰雹天氣 專家釋疑:與臺風汛期無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