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有效監管,引發系統性腐敗
多位接受采訪的人士均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南方電網系統的腐敗已經呈現出“系統性”與“市場化”的特點,很多項目與職位都被“明碼標價”。
“一個處長都會直接跟你談,你給我多少錢,我給你項目。一個3億元的項目,負責這個項目的處長就敢直接開口問你要1個億。”上述承包商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
據上述電力系統業內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透露,早在七八年前,在廣東某些比較發達的地區,南方電網內部“買官賣官”的價碼就已經非常高。曾有人說在他們地區,買一個供電所所長的職位至少要花100萬,而一個縣公司的經理職位則要高達300萬。當然,這些供電所所長或經理“回本”也非常快。因為,許多企業乃至機關單位的用電報裝、變電站改造,均需要電網公司的同意。而一個新辦的工廠,從辦手續開始到最后接通電,是需要時間的。發達地區的企業太多,供電部門忙不過來,那就得排隊。“很自然地,送了錢的就往前排,沒送錢的就慢慢等。”
而這只是電網貪官撈錢的方式之一。
“在智能電表時代以前,南網的一些下屬公司的營銷系統就是一本糊涂賬,今天根本查不到昨天的營銷記錄,為什么?因為記錄被消除掉了。”上述電力系統業內人士說,供電所所長或營銷系統負責人的應酬是非常繁忙的,通常是一頓酒席下來,就給企業減少多少電費,“例如,原本要交100萬的電費,現在交10萬就可以了,然后企業再給他多少回扣。現在換成了智能電表就很難這么弄了。”
南方電網內部人士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在黨風廉政建設問題上,南方電網應該說是警鐘長鳴,也建立了防范機制,但一些人終究抵不過巨大的利益誘惑。
2014年8月,肖鵬還親自率檢查組到廣西電網公司及梧州供電局調研檢查黨風廉政建設情況。他還要求領導干部要遵守廉潔從業規定,加強工程及物資招投標管理,規范職工持股企業的業務往來。
而吳周春任上大力宣傳的一大政績,便是在廣東電網推行“陽光采購”,即廣東電網公司所有大型設備采購以及工程領域的招投標都“攤在陽光下”。廣東電網公司采購設備時,還要與廠方簽訂《廉政協議書》,要求供方不得向電網公司的人員進行各種賄賂行為。然而,極具諷刺意味的是,據媒體報道,這一舉措在推出的當時,就被廠方當作是“腐敗作業指導書”。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