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目前,全國兩會日程過半,習近平總書記五下人大代表團和政協聯組會,多次談及生態文明。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60多次談生態文明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5-03-10 10:25

    ↑2014年4月4日,習近平在北京團城湖植樹。新華社記者 李濤攝

    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一直銘記,他到國家林業局工作時,習近平對他叮囑道,林業就是要保護好生態,誰破壞了生態,就要拿誰是問。這使趙樹叢深深感到,保護生態責任重于泰山。

    目前,我國仍有9億多畝天然林沒有納入天保工程實施范圍,森林質量不高、生態系統脆弱、水土流失嚴重等問題嚴峻。如何讓中國的森林為地球增添更多綠色,在習近平心里有著特殊地位。

    對此,黨中央作出了事關長遠發展的戰略決斷--從今年起,我國分步驟擴大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范圍,最終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

    同時,把天保工程范圍擴大到全國、爭取把所有天然林都保護起來;實施湖泊濕地保護修復工程、對有條件恢復的湖泊濕地退耕還湖還濕;擴大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擴大京津平原的森林濕地面積,提高燕山太行山綠化水平。

    順應世界大勢,實現永續發展。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正引領中國人民奮力抒寫生態文明新篇章。

    這是引領中國長遠發展的執政理念和戰略謀劃--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

    “原油可以進口,世界石油資源用光后還有替代能源頂上,但水沒有了,到哪兒去進口?”

    2014年3月14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5次會議上,習近平提出的問題振聾發聵。

    他指出,治水的問題,過去我們系統研究不夠,“今天就是專門研究從全局角度尋求新的治理之道,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森林、湖泊、濕地是天然水庫,具有涵養水量、蓄洪防澇、凈化水質和空氣的功能。然而,全國面積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已有200多個萎縮;全國因圍墾消失的天然湖泊有近1000個;全國每年1.6萬億立方米的降水直接入海、無法利用。

    針對嚴峻形勢,總書記一語中的:水稀缺,“一個重要原因是涵養水源的生態空間大面積減少,盛水的‘盆’越來越小,降水存不下、留不住”。

    不僅是水資源短缺、水體污染嚴重,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中國在追趕現代化的征程上,面臨更多的生態窘境,長期被忽視的生態環境問題全面顯現:

    大氣——在全國74個按新的空氣質量標準監測的城市中,達標比例僅為4.1%;

    土壤——全國1.5億畝耕地受污染、四成多耕地退化,水土流失面積占國土面積近三分之一;

    森林——森林生態系統退化嚴重,土地沙化、石漠化仍然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水體——受嚴重污染的劣V類水體比例達10%左右。

    更為緊迫的是,我國長期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承接比較多的是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產業。歷史遺留的環境問題尚未解決,新的環境問題接踵而至。

    “我們在生態環境方面欠賬太多了,如果不從現在起就把這項工作緊緊抓起來,將來付出的代價會更大。”2012年12月7日至11日,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諄諄告誡。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在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時指出,華北地區缺水問題本來就很嚴重,如果再不重視保護好涵養水源的森林、湖泊、濕地等生態空間,再繼續超采地下水,自然報復的力度會更大。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2014年3月7日在參加貴州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深刻地指出。

    生態破壞嚴重、生態災害頻繁、生態壓力巨大等突出問題,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短板。如何補齊生態短板?習近平有深邃的理解。

    “我們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經濟與社會的和諧,通俗地講就是要‘兩座山’: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3年9月7日,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后回答學生提問時說,“我們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

    在另一次重要場合上,習近平對“兩山論”進行了深入分析:

    “在實踐中對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這‘兩座山’之間關系的認識經過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用綠水青山去換金山銀山,不考慮或者很少考慮環境的承載能力,一味索取資源。第二個階段是既要金山銀山,但是也要保住綠水青山,這時候經濟發展和資源匱乏、環境惡化之間的矛盾開始凸顯出來,人們意識到環境是我們生存發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燒。第三個階段是認識到綠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綠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種的常青樹就是揺錢樹,生態優勢變成經濟優勢,形成了渾然一體、和諧統一的關系,這一階段是一種更高的境界”。

    生態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蔣有緒深有感觸地說:“總書記從發展最緊迫的地方入手,凸顯出對生態問題的重視,生動形象地闡明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辯證關系,對發展觀作出了新詮釋,為加快林業和生態建設指出了新方向。”

    遠見卓識源于切身實踐,高瞻遠矚始自深入調研。習近平對于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關系的深刻認識,源自他長期對林業和生態建設的實踐。福建長汀的生態巨變,就是一個縮影。

    長汀是客家人重要的聚居地,歷史上山清水秀,林茂田肥,人們安居樂業。由于近代以來森林遭到嚴重破壞,長汀成為當時全國最為嚴重的水土流失區之一。1985年,長汀水土流失面積達146.2萬畝,占全縣面積的31.5%,不少地方出現“山光、水濁、田瘦、人窮”的景象。

    綠水青山沒了,何談金山銀山?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五下長汀,走山村,訪農戶,摸實情,謀對策,大力支持長汀水土流失治理。經過連續十幾年的努力,長汀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62.8萬畝,減少水土流失面積98.8萬畝,森林覆蓋率由1986年的59.8%提高到現在的79.4%,實現了“荒山-綠洲-生態家園”的歷史性轉變。

    長汀的生態治理樣本,折射出習近平清晰的生態理念。黨的十八大以來,無論是中南海的政治局集體學習,還是同人大代表討論交流,無論是在深入基層鄉村的調研中,還是在遠渡重洋的國外訪問時,他反復強調這“兩座山”,堅定傳遞著這一執政理念。

    [來源:新華網] [作者:宋煦冬] [編輯:楊雨霞]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