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各地兩會的情況,有19個省份下調了2015年投資增長目標,另有5個省份則未設定目標。但是下調并非意味著“忽略”,“擴大有效投資”頻頻出現在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伴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如何駕馭好“投資”這駕馬車,使之既成為穩增長的“定海神針”,更為調結構積蓄力量,頗受人關注。
消費、投資和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盡管逐步降低對投資的過度依賴是轉方式的必由之路,但依然需要科學理性地看待投資的作用。國際經驗表明,發達國家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大多有過投資驅動為主的發展歷程。我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投資“建功立業”的舞臺還很廣闊,其作用不可替代。而且,從短期經濟運行看,與消費、出口相比,投資投入見效快、關聯度大,對經濟增長拉動效應立竿見影。要完成今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努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無論是逐步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服務業的支撐作用,還是著力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都離不開相關領域的持續投資。
投資這根“定海神針”投向哪里?關鍵是要看清楚新常態下的投資需求,在有效投資上精準發力。經歷了30多年高強度大規模開發建設后,傳統產業已相對飽和,有些盲目投資已造成產能過剩。同時,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和居民收入提高,人們對環境保護、教育醫療、文化旅游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別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舊的投資需求和新的投資需求此消彼長,投資在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環境治理等領域中還大有可為。引導資金朝著這些方向投入,既能釋放增長潛力,又能拓展發展空間,利在當前,功在長遠。
有效投資怎么投、誰來投,也是大有講究。擴大投資并不等同于胡亂投資,也不是“開閘放水”、“大水漫灌”。新常態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一些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投資機會大量涌現,對創新投融資方式也提出了新要求。國務院發布《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就是要打破行業壟斷和市場壁壘,切實降低準入門檻,營造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的投資環境,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潛力,改善當前投資動力不足的狀況,增加公共產品供給。此外,還要優化政府投資使用方向,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四兩撥千斤”的引導帶動作用。投融資改革步伐提速,將為有效投資拓展更大空間。
打好新常態下的投資“組合拳”,各地各部門既需要從戰略高度充分認識新常態下擴大有效投資的重大意義,也需要用辯證思維和前瞻眼光認識新常態下投資的新特點新趨勢,緊扣“有效”二字發力,使投資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關鍵作用。
----------
隨著地方“兩會”陸續閉幕,“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區域經濟建設將成為增加有效投資的重要領域,目前地方政府已根據自身特點設計出2015年投資路線圖。
記者查閱各地政府報告發現,湖北省、湖南省、陜西省三個省份成為“2萬億元投資俱樂部”的一員,其中湖北省明確提出將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確保今年完成2.9萬億元以上投資規模;湖南省提出積極培育內需新增長點,力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萬億元;陜西省明確將充分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以重點項目建設進度和整體質量保經濟增長速度與效益,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萬億元,增長20%左右。
在“1萬億元投資俱樂部”中,貴州省明確力爭今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萬億元;內蒙古則明確加強重點項目建設,努力增加有效投資,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4萬億元。此外,公路、鐵路等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力爭完成投資1750億元;山西省提出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安排1.3萬億元,重點推進十大領域投資和十大標志性工程建設的要求;江西省指出將積極對接國家“七大工程包”,其中大中型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1.1萬億元,今年完成投資3000億元;吉林省也將繼續保持1萬億元以上的投資規模。
此外,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慶市、四川省、河北省雖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并未提及投資規模,但依然明確指出投資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關鍵推手,并且將以基礎設施建設等重大項目作為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關鍵。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從目前已公布投資規模的省市來看,各地安排的投資計劃規模已達14.44萬億元。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目前各地所設計的投資路線看,今年更加需要從深層次的角度來提升我國的經濟增長質量,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產業關聯度相對較高,未來這些投資項目將對刺激消費以及擴大內需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經濟增長需要更多市場主體的主動投資,努力發揮市場機制在投資中的資源配置作用,國家層面主要是從提高效益和質量的方面來引導市場主體參與投資,地方投資則需要根據自身發展來進行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投資。(證券日報)
?
?
相關鏈接
地方投資盛宴:14省投資規模合計逾15萬億?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