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6日晚,國內唯一專業兒童藥上市公司康芝藥業就其與互聯網巨頭騰訊之間的訴訟事項對外發布企業公告,而據記者了解,雙方此次將對簿公堂,因一起網絡謠言問題引發。康芝此番起訴醉翁之意并非在騰訊,而是想將隱藏在微信朋友圈后面的傳謠大號找出來,并“一網打盡”。這宗由上市公司與互聯網大佬之間因謠言而提起的訴訟案極具標桿性。
兒童退燒藥“致死”不實信息被央視新聞列入9大謠言之一
此次訴訟源于一則在微信朋友圈中盛傳的兒童退燒藥“致死”信息。2014年7月,一條信息受到年輕父母們的關注,并在微信中被大量轉發。內容是:“真心的呼吁有小寶貝的朋友,小孩發熱不要用尼美舒利顆粒退熱治療,商品名瑞芝清,工作以來已經遇見五例這樣的病人,發生瑞氏綜合癥,四個搶救無效死亡!今夜又一個小天使離開,希望告訴有寶寶的朋友們,此藥已禁止十二歲以下的兒童使用,再不要到私人藥店、診所聽那些蹩腳醫生的意見給孩子使用(以下簡稱“不實信息”)。”
2014年7月26日,康芝藥業發現這則大量針對該公司生產的“瑞芝清”尼美舒利顆粒產品的不實信息廣被微信等網絡媒體大量轉載轉發,并在互聯網上迅速擴散,對“瑞芝清”的商品聲譽造成了嚴重損害。之后出現多種升級版本。
在掌握了相關信息之后,2014年8月1日,康芝藥業向海口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于2014年8月4日對此立案偵查。
2014年8月,央視新聞也將上述不實信息列入當時微信朋友圈里出現的9大謠言之一。
康芝陷入維權困境新規出臺另辟蹊徑
“我們想要維權,必須找到那些公眾號背后的責任人。但我們拿不到那些人的資料,所以進入不了司法程序。”對此,海南康芝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此后的一段時間內,他們兜兜轉轉陷入了維權的困境。
該負責人坦誠,微信朋友圈造謠可以稱得上是現在企業最“懼怕”的謠言形式,傳播速度快,追責難度大,令不少企業都陷入疲憊公關的困局。謠言一經公眾號發出,即時推送到數萬關注者,粉絲手指一點轉到朋友圈,又再次形成自發傳播,要統計謠言的影響度和直接責任人更要耗費巨大的人力財力和時間成本。
除此之外,企業網絡維權因難鎖定公眾號背后具有法律效應的責任人而又陷入到另一個困局,拿不到相應公眾號運營者的資料便不能起訴謠言的造謠者和傳謠者,進入不到司法程序,那要澄清謠言更是難上加難。這正是康芝還有許多同樣遭受到微信謠言侵害的企業都面臨的維權困局。
事隔約兩個月之后,康芝藥業的維權困境出現了轉機。
康芝根據這條最新的司法解釋規定找到了維權的方向和依據。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相較以往的法規要求被侵權人按照網站上公示的路徑去投訴,通知網站刪帖這種途徑,由于這類謠言,在微信平臺上傳播數量大,信息追蹤難,加之微信朋友圈“隱蔽性”強等特點,即使企業耗費巨大的財力物力人力,仍可能效果甚微。根據最高院最新出臺的司法解釋直接起訴網絡服務商,是更為方便的操作。這是康芝藥業選擇起訴微信的運營商的主要原因。
這也就意味著,一旦騰訊微信配合司法程序,給出后臺數據和相關公眾號信息,曾經造謠傳謠的“大號們”將無所遁形,被追加為被告,為曾傳播謠言的行徑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康芝起訴騰訊:要求提供散播謠言者信息
康芝藥業在這起訴訟中認為,經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注冊批準生產的合法藥品應受到法律的保護。鑒于公安機關的調查和信息的首位編寫者均對信息內容不實作出確認,所以,微信朋友圈中傳播的關于尼美舒利顆粒致人死亡的信息系謠言。謠言嚴重侵害了康芝藥業該產品的商品聲譽和原告的商業信譽,給企業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名譽以及財產損失。據了解,康芝起訴騰訊的主要訴求有三條:一是判令騰訊立即向其提供能夠確定涉嫌侵權的部分微信號用戶的信息;二是請求判令立即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禁止含有不實信息相關內容的信息在微信和微信朋友圈中被傳播、點擊、瀏覽、轉發;三是讓騰訊采取措施,消除不實信息給康芝及其產品造成的負面影響,恢復其聲譽。
“起訴騰訊并不是其根本的目的,還是希望騰訊能夠采取上述措施,消除‘謠言’對企業的負面影響。”康芝相關負責人稱,他們曾與騰訊溝通,希望騰訊采取措施,禁止“謠言”進一步傳播,并且希望騰訊提供那些傳播謠言的“幕后推手”。但騰訊以保護客戶隱私等理由拒絕了康芝的請求。
2014年12月17日,康芝藥業委托律師向騰訊微信送達了《律師函》和相關證據資料,在充分說明了不實信息相關情況的基礎上,提出了與訴訟請求一致的要求。但據康芝藥業公司稱,騰訊微信至今未作出明確答復。
據康芝藥業公司發出的公告顯示,海口市秀英區人民法院已對這起訴訟案進行立案。
律師:惡意損害他人名譽應被追責
針對康芝藥業起訴騰訊微信事件,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君認為,公眾和法人都享有名譽權,任何人不得損害、貶損他人的聲譽。如果是對外開放的公眾平臺,網絡服務提供者明知曉該平臺有發布不實信息的,應該及時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保護名譽受侵害人的權益。
李君說,“微信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小范圍的朋友圈內的共享,我個人認為是不存在侵害他人權益的,網絡服務的提供者也有義務保護網絡用戶的通信秘密。但微信朋友圈中也可能存在信息無限擴散的可能,在朋友圈中發布不實信息也可能產生很大的影響。對惡意損害他人名譽的也應該被追究相關責任。”
網友觀點:謹慎轉發不要給公眾添亂
相對于2014年7月份,雙匯因謠言事件召開新聞發布會,痛斥網絡造謠者無良行徑,眼睜睜看著股票市值蒸發300億元,維權無門而憤然上京“告狀”,康芝尋求新法規撐腰算是一個全新的嘗試,一紙訴狀將騰訊告上公堂,并非直指騰訊與之爭鋒相對,為的是揪出隱藏在微信平臺背后的一眾“大號”,將維權進行到底。
有業界人士指出,對于維權中的個體或企業而言,能夠通過司法渠道將原本“高高在上”的網絡服務提供商拉至法律平等的位置上,從“點對點”到“點對面”,堪稱跨越性的進步。新的法規出臺讓朋友圈造謠傳謠不再留有死角,也將進一步的規范互聯網的安全環境,康芝起訴騰訊的“第一案”,或可成為其他受害主體依法維權的借鑒案例。
對此,記者也采訪了海南知名網友。網友“矢弓”說:“來自微信中的類似真假難辯的信息太多太雜太亂,其中有相當多的是隱藏了商業目的故意編造的謠言。作為有一定影響力的微信微博大號,必須認真對待,謹慎轉發。一不要給人當槍使,二不要給自己惹麻煩,特別不要給公眾添亂。我辨別真假的通常手法是上百度,搜新聞版塊。凡是新聞類搜不到的,大都不可靠”。
網友“海南梁山”表示,“我作為網絡愛好者,一直非常反感惡意傳播謠言的。微信相對微博來說,更具有隱蔽性,謠言也更容易傳播。我建議,網友們如果沒有準確的消息來源,一定要擦亮眼睛轉發,不要成為謠言的推波助瀾者。網絡服務提供者也不能一句話就把自身的責任推干凈,新的法律法規對網絡服務提供者有一種約束是好事,應該對其進行法律監督。”
1月6日晚,國內唯一專業兒童藥上市公司康芝藥業發布企業公告,表示已對騰訊提出起訴。
?
?
?
相關鏈接:
研究稱吃退燒藥后立即參加社交活動更易傳播病毒
超過38.5℃才需用退燒藥
服用祛痰藥退燒藥需多喝水 有助緩解病情
被指生產“奪命退燒藥” 康芝指控強生幕后策劃
兒童退燒藥“尼美舒利”陷致命爭議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