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市民:“洋節”商業性太濃,校園應該拒絕
吐槽市民:用封殺的方式來保護傳統節日做法不妥
以往在圣誕節期間,由學校或是班級組織的慶祝活動很是普遍,校領導一般不支持,也不會反對。而今年圣誕節來臨期間,有網友在微博上爆料,溫州市教育局發文要求“不在校園里舉行任何與圣誕主題有關的活動和慶典”。此消息一出,立即引發了網友的關注。政府部門作出這樣的要求是出于怎樣的考慮?昨天,記者進行了采訪。
記者調查
學校接到短信通知后,已取消圣誕節活動
24日上午,記者來到溫州市鹿城區一所公辦小學。張校長告訴記者,學校周一的時候,接到鹿城區教育局發來短信,要求“不在校園里舉行任何與圣誕主題有關的活動和慶典”。
張校長告訴記者,以往過圣誕節的時候,有些班級會由英語老師牽頭,學生自愿組織一些慶祝圣誕節的活動。活動的內容,一般都是安排一些由學生表演的節目,分一些零食給學生,而活動時間一節課左右。可今年在接到短信通知后,學校的類似活動都已經取消了。
鹿城區另一所公辦小學的校長告訴記者,學校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有十幾個班級,以往過圣誕節有的班級會組織活動,而今年教育部門有要求不能辦,就停止不辦了,有些班級已經準備好的節目,就推遲到元旦進行了。
隨后,記者聯系了溫州多所中、小學,校方負責人都表示,今年接到教育部門通知,有關圣誕節的活動一律停止不辦了。
市教育局
希望學校能重視傳統節日,而非一味的推崇西方節日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政府部門發文,要求學校停辦圣誕節活動,這在溫州還是首次,相關部門作出這樣的決定,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了?
昨日下午,記者向溫州教處求證。工作人員鄭上忠告訴記者,關于“不在校園里舉行任何與圣誕主題有關的活動和慶典”是他的科室以短信方式發給學校的。教育部門以前每年都會口頭要求,學校對圣誕節這類的洋節日進行引導,今年是第一次以通知的方式明確不能辦。
鄭上忠表示,發這個通知的最根本目的,是希望學校能對我國的傳統節日引起重視,而非一味的推崇西方節日,比如今年的冬至溫州市的實驗小學、墨池小學等好幾所學校讓孩子親手做湯圓,這樣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
“我們發通知也不是一味打壓,而是希望學校能進行平衡,西方節日我們可以了解,但不宜太熱衷。另外,我們中華民族自己就有很好的傳統節日,比如元宵節、春節、端午節等,讓學生多了解傳統節日,這些節日具備千年傳統,通過引導還能使傳統文化走進校園,讓孩子對其有更深入的了解。”鄭上忠說。
市民熱議
正方觀點:“洋節”商業性太濃,校園應該拒絕
此規定一出,一下子引來許多網友和市民的熱議,他們看法不一。有的認為校園發文拒絕“洋節”做法好;有的則認為此舉不妥。
徐先生是一名老師,他說:“現在年輕的學生受舶來品的影響越來越大,手機喜歡蘋果,電影喜歡看美國大片。他們受社會上普遍追崇西方文化風氣影響很大,因此也特別喜歡過‘洋節’。但是作為校園,畢竟不同于社會,學校應該給學生做好引導,我認為教育部門出這樣的規定無可厚非。”
“我覺得現在‘洋節’越來越商業化!”市民葉女士說,“其實中國人對于圣誕節這樣的節日并沒有文化淵源,我們看到很多‘洋節’甚至成了商家炒作的一個概念,‘洋節’商業化越來越濃,變成了送禮節,變成了購物節。因此作為校園可以拒絕這樣的節日。”
一些人認為,規定校園不能搞圣誕活動,確實體現了一種引導,對人們重視傳統節日有積極作用。
反方觀點:用封殺“洋節”的方式,來重視傳統節日不妥
然而也有一些人,特別是學生對教育部門發文規定校園不能進行“洋節”活動表示不能理解。
謝曉麗是名初三的學生,她告訴記者,學校實行的是封閉管理,前幾年班級里都有過圣誕節,有節目表演,也有零食吃,覺得很有意思的,今年不允許了,覺得少了點什么,挺可惜。讀中學的學生小莫說:“平時學習壓力就很大,在校過個圣誕節輕松輕松很有必要,教育局硬性作出規定校園不準搞圣誕活動,有點干預過多。”
家長謝女士表示:“教育部門特地發文作要求,這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借圣誕節機會,孩子們安排些節目活動,沒什么不好的。”
“用封殺的方式來保護傳統節日的做法不妥!”家長孔先生說,“重視傳統節日最好的辦法是,學校如何在傳統文化教育上下功夫,如何在學校通過辦傳統節日的活動來重視傳統節日。而不是規定不準過‘洋節’,這樣的硬性規定,其實也達不到讓人們重視傳統節日的實質效果。”
?
?
相關鏈接:
圣誕前夜消費新時尚 海口市民歡度平安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