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9日至11日在京舉行。作為規格最高的經濟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判斷當前經濟形勢和定調第二年宏觀政策最權威的風向標。會議明確提出,明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這次會議留給公眾印象最深的關鍵詞,無疑就是——新常態。自今年5月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提出新常態,公共輿論和相關學者很快認識到,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嶄新論述。隨后,各種闡釋與解讀雖然很多,但很多人仍然“只知道它很重要”,除此之外并沒有更深入的認識。很多基層政府官員雖然也開始把新常態掛在嘴上,但同樣不一定有字面之上的準確理解。
而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最大的亮點就是首次全面定義了何謂新常態。通過從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出口和國際收支、生產能力和產業組織方式、生產要素相對優勢、市場競爭特點、資源環境約束、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資源配置模式和宏觀調控方式等九大方面權威而專業的闡釋,我們所面臨的究竟是怎樣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脈絡因此非常清晰。
新常態下,經濟發展速度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顯然,我們的經濟發展面臨著一個調速換擋的過程,我們的發展理念必須與之相適應,我們的改革進程必須與之相匹配,我們的創新思維必須與之相協調。
所謂“新”,必然意味著與過往有很大的不同;所謂“常”,又意味著這一形勢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所以,這是一個確認的過程,也是一個轉型的過程,還是一個堅守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難免新舊問題并存、新老矛盾交織;對此必須有新的認識、新的理解、新的轉變,才能有新的眼光、新的思路、新的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常態,首先需要充分認識,然后必須主動適應,最后才能成功引領。
新常態并非說說而已,關鍵要有積極行動和主動作為。全面改革的力度、創新驅動的力度、破解難題的力度,將是適應新常態與引領新常態的最佳體現。比如一味追求GDP增速,比如犧牲環境換取發展,比如過度依賴投資與出口,比如用“被平均”忽視各種社會不公……凡此種種,都是新常態下必須重視的舊問題,如果還停在過去的老思維老路子上,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主動適應新常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加快推進改革進程。政策上既要全面深化改革,觀念上同樣要深入解放思想,轉變思路開拓創新,用發展的新眼光引領經濟的新常態。(舒圣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